某部队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系统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2-07-15 16:24
基于强军的大背景下,在军队内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很有必要,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是其中最重要的关注点,相关专业人才选拔制度和机制迫切需要改革和创新,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系统正是在这样的需要下建立起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系统主要是完成军队内不同单位、不同专业的任免和晋升资格评审任务,各个单位的参与资格评审的申报人在客户端上填写申报资料,申报人的单位评估申报资料并给出基本意见。评审单位组织评审会,并提前准备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所需要的事宜,最后答辩评委和答辩人员组织答辩,最后综合各方意见给出评审结果。这使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借助计算机实现了一个公开、公正的系统,使得专业人员的任免资格更加客观和公正。本文实现了基于.NET框架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系统,功能上实现了对专业资格申报数据采集、数据汇总,以及相关人员的答辩。本文给出了系统具体的模块划分,详细的设计过程以及实现细节,实现上采用了分层设计模式,数据相关的访问服务均是通过Web Service进行的,在系统的多方通讯中,以消息的形式作为中间件进行解耦,极大简化了系统的实现。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测试以及系统优缺点进行了阐述。专业资格评审系统的功能上分为四大功能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系统开发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技术
2.1 C/S架构
2.2 MVC三层架构
2.3 数据库技术
2.4 Asp.net MVC以及Entity Framework框架
2.5 Web Service
2.6 软件测试技术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整体功能需求
3.2 参评人员信息管理需求分析
3.3 单位审核需求分析
3.4 评审会管理需求分析
3.5 答辩管理需求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详细设计
4.1 系统网络体系结构
4.2 系统主要流程
4.3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4.3.1 个人申报模块设计
4.3.2 单位审核模块设计
4.3.3 评审管理模块设计
4.3.4 答辩管理模块设计
4.4 消息服务模块设计
4.4.1 消息协议字段设计
4.5 数据库设计
4.5.1 人员基本信息表
4.5.2 评审会基本信息表
4.5.3 单位基本信息表
4.5.4 评委库相关信息表
4.5.5 答辩信息管理表
4.6 Web Service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
5.1 系统的实现
5.1.1 个人申报端实现
5.1.2 单位审核模块实现
5.1.3 评审管理模块实现
5.1.4 答辩模块的实现
5.1.5 消息服务的实现
5.1.6 Web Service接口实现
5.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的测试与部署
6.1 系统测试
6.1.1 测试主要内容
6.1.2 测试方法
6.1.3 测试过程
6.1.4 测试用例
6.1.5 测试结果
6.2 系统的安装与部署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使用反馈
7.2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Vega Prime和Web Service的分布式仿真中间件VPDR-W[J]. 张威,王月基. 舰船电子工程. 2018(01)
[2]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中软件需求分析方法[J]. 田钟晓,虞翔.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16)
[3]软件需求分析的思维方法[J]. 宋振乾. 软件. 2017(08)
[4]软件测试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 武昭宇,张月琴,阎华.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6(03)
[5]外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启示[J]. 李崇东.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09)
[6]SQL Server 2008数据管理系统的优势研究[J]. 苗凤华,周巧姝.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4(06)
[7]浅析B/S和C/S体系结构[J]. 李云云. 科学之友. 2011(01)
[8]MVC模式与ASP.NET MVC框架的技术研究[J]. 卢俊玮,常琳,陈昀锟.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19)
[9]基于MVC的通用型模式的设计与实现[J]. 刘亮,霍剑青,郭玉刚,袁泉,王晓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10(06)
[10]基于ASP.net的三层结构实现方法研究[J]. 范振钧. 计算机科学. 2007(04)
硕士论文
[1]基于C/S模式的企业物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陈家根.电子科技大学 2017
[2]基于MVC的智能办公系统设计与实现[D]. 奚瑞.电子科技大学 2017
[3]基于MVC与ASP.NET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朱帮明.吉林大学 2015
[4]数据交换平台中消息中间件的研究与实现[D]. 周乐钦.东华大学 2013
[5]基于C/S模式的软件工程网络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D]. 张梦蝶.电子科技大学 2012
[6]基于SOA的远程论文指导与答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周湣.电子科技大学 2012
[7]基于ASP.NET MVC和实体框架的软件项目管理平台[D]. 林乐逸.上海交通大学 2012
[8]P2P消息中间件的研究与实现[D]. 董海.复旦大学 2008
[9]消息中间件客服协议设计与实现方法研究[D]. 仵江超.电子科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62410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系统开发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技术
2.1 C/S架构
2.2 MVC三层架构
2.3 数据库技术
2.4 Asp.net MVC以及Entity Framework框架
2.5 Web Service
2.6 软件测试技术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整体功能需求
3.2 参评人员信息管理需求分析
3.3 单位审核需求分析
3.4 评审会管理需求分析
3.5 答辩管理需求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详细设计
4.1 系统网络体系结构
4.2 系统主要流程
4.3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4.3.1 个人申报模块设计
4.3.2 单位审核模块设计
4.3.3 评审管理模块设计
4.3.4 答辩管理模块设计
4.4 消息服务模块设计
4.4.1 消息协议字段设计
4.5 数据库设计
4.5.1 人员基本信息表
4.5.2 评审会基本信息表
4.5.3 单位基本信息表
4.5.4 评委库相关信息表
4.5.5 答辩信息管理表
4.6 Web Service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
5.1 系统的实现
5.1.1 个人申报端实现
5.1.2 单位审核模块实现
5.1.3 评审管理模块实现
5.1.4 答辩模块的实现
5.1.5 消息服务的实现
5.1.6 Web Service接口实现
5.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的测试与部署
6.1 系统测试
6.1.1 测试主要内容
6.1.2 测试方法
6.1.3 测试过程
6.1.4 测试用例
6.1.5 测试结果
6.2 系统的安装与部署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使用反馈
7.2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Vega Prime和Web Service的分布式仿真中间件VPDR-W[J]. 张威,王月基. 舰船电子工程. 2018(01)
[2]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中软件需求分析方法[J]. 田钟晓,虞翔.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16)
[3]软件需求分析的思维方法[J]. 宋振乾. 软件. 2017(08)
[4]软件测试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 武昭宇,张月琴,阎华.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6(03)
[5]外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启示[J]. 李崇东.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09)
[6]SQL Server 2008数据管理系统的优势研究[J]. 苗凤华,周巧姝.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4(06)
[7]浅析B/S和C/S体系结构[J]. 李云云. 科学之友. 2011(01)
[8]MVC模式与ASP.NET MVC框架的技术研究[J]. 卢俊玮,常琳,陈昀锟.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19)
[9]基于MVC的通用型模式的设计与实现[J]. 刘亮,霍剑青,郭玉刚,袁泉,王晓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10(06)
[10]基于ASP.net的三层结构实现方法研究[J]. 范振钧. 计算机科学. 2007(04)
硕士论文
[1]基于C/S模式的企业物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陈家根.电子科技大学 2017
[2]基于MVC的智能办公系统设计与实现[D]. 奚瑞.电子科技大学 2017
[3]基于MVC与ASP.NET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朱帮明.吉林大学 2015
[4]数据交换平台中消息中间件的研究与实现[D]. 周乐钦.东华大学 2013
[5]基于C/S模式的软件工程网络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D]. 张梦蝶.电子科技大学 2012
[6]基于SOA的远程论文指导与答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周湣.电子科技大学 2012
[7]基于ASP.NET MVC和实体框架的软件项目管理平台[D]. 林乐逸.上海交通大学 2012
[8]P2P消息中间件的研究与实现[D]. 董海.复旦大学 2008
[9]消息中间件客服协议设计与实现方法研究[D]. 仵江超.电子科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62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3662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