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战退役人员的优抚安置政策研究 ——以河南省尉氏县某乡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退役人员为例
发布时间:2022-07-20 14:23
参战退役人员是退役人员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指1954年11月1日以后入伍并参加过抵御外来侵略、完成祖国统一、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保卫国家安全而进行的武力打击或者抗击地方的军事行动,迄今已经从军队退役的人员。这些人员经受住了战火的考验,给予了敌人有力的打击,用他们年轻的血肉之躯光荣的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他们的任务。所以说他们比一般的退役人员为祖国和人民牺牲的更多,作出的贡献也更大,因此他们的优抚安置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做好这一工作,既有利于解决好参战退役人员的生活问题,同时有利于加强军队和国防的建设,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和人心的稳固,有利于爱国精神的培育,对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学术上,也能使得退役人员优抚安置政策的研究更加深入和细化,同时对拓宽和丰富社会保障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研究视野、领域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对参战退役人员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和确定,认为参战退役人员这一概念是最为明确和正确的表述,并对参战退役人员的参战情况从总体上进行了概括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退役人员的优抚安置政策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把1954年以来优抚安置政策的历史演进过程分为两部分:一、1...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参战退役人员是退役人员的一个特殊群体
第一节 退役人员与参战退役人员的概念及其关系
第二节 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参战退役人员
第二章 政府对参战退役人员优抚安置政策的规定
第一节 退役人员优抚安置政策的法律依据
第二节 优抚安置的含义以及优抚安置政策的内容
第三节 1954年以来优抚安置政策的历史演进过程
第四节 参战退役人员优抚安置政策
第五节 完善参战退役人员优抚安置政策的意义
第三章 参战退役人员优抚安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尉氏县某乡参战退役人员的优抚安置工作的状况
第二节 参战退役人员的心理和生活状态的变化
第三节 优抚安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优抚安置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四章 参战退役人员优抚安置政策的健全与完善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乡一体化对退伍军人安置影响探析——珠三角退伍军人安置改革研究[J]. 马福云,张晓玉. 青年研究. 2007(03)
[2]浅析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相互信任[J]. 邓斌,胡蓉.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7(01)
[3]政府信任与公民信任良性互动思考[J]. 严云华,覃业健,万铀能. 理论月刊. 2006(10)
[4]和谐社会背景下退役士兵安置改革走向[J]. 马喜军. 中国民政. 2006(07)
[5]退役士兵安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董智奎,王伟. 国防. 2005(12)
[6]试论我国军人退役安置制度的性质及其特征[J]. 罗平飞.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02)
[7]政府信用缺失与政府信用建设[J]. 刘军. 华东经济管理. 2004(04)
[8]试谈城镇退伍军人多元安置走向[J]. 曹思平,陈忠明. 国防. 2003(04)
[9]中国的优抚安置制度[J]. 鹿新义. 社会福利. 2002(10)
[10]何深化退伍安置制度改革──对黑龙江省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调查[J]. 马喜军. 中国民政. 2001(02)
硕士论文
[1]回家的陌生人[D]. 毛丹玲.华东师范大学 2006
[2]新时期军人退役安置制度初探[D]. 高盛蔷.南京师范大学 2005
[3]试论中国军官退役制度改革[D]. 李孝军.浙江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64158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参战退役人员是退役人员的一个特殊群体
第一节 退役人员与参战退役人员的概念及其关系
第二节 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参战退役人员
第二章 政府对参战退役人员优抚安置政策的规定
第一节 退役人员优抚安置政策的法律依据
第二节 优抚安置的含义以及优抚安置政策的内容
第三节 1954年以来优抚安置政策的历史演进过程
第四节 参战退役人员优抚安置政策
第五节 完善参战退役人员优抚安置政策的意义
第三章 参战退役人员优抚安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尉氏县某乡参战退役人员的优抚安置工作的状况
第二节 参战退役人员的心理和生活状态的变化
第三节 优抚安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优抚安置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四章 参战退役人员优抚安置政策的健全与完善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乡一体化对退伍军人安置影响探析——珠三角退伍军人安置改革研究[J]. 马福云,张晓玉. 青年研究. 2007(03)
[2]浅析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相互信任[J]. 邓斌,胡蓉.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7(01)
[3]政府信任与公民信任良性互动思考[J]. 严云华,覃业健,万铀能. 理论月刊. 2006(10)
[4]和谐社会背景下退役士兵安置改革走向[J]. 马喜军. 中国民政. 2006(07)
[5]退役士兵安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董智奎,王伟. 国防. 2005(12)
[6]试论我国军人退役安置制度的性质及其特征[J]. 罗平飞.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02)
[7]政府信用缺失与政府信用建设[J]. 刘军. 华东经济管理. 2004(04)
[8]试谈城镇退伍军人多元安置走向[J]. 曹思平,陈忠明. 国防. 2003(04)
[9]中国的优抚安置制度[J]. 鹿新义. 社会福利. 2002(10)
[10]何深化退伍安置制度改革──对黑龙江省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调查[J]. 马喜军. 中国民政. 2001(02)
硕士论文
[1]回家的陌生人[D]. 毛丹玲.华东师范大学 2006
[2]新时期军人退役安置制度初探[D]. 高盛蔷.南京师范大学 2005
[3]试论中国军官退役制度改革[D]. 李孝军.浙江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64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3664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