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的努力:雍正时期袁学谟的石楼治理
发布时间:2017-11-08 20:18
本文关键词:知县的努力:雍正时期袁学谟的石楼治理
更多相关文章: 袁学谟 雍正时期 石楼县 州县治理 地方社会
【摘要】:知县作为治理地方基层社会的主要官员,是维护国家统治基础、管理地方社会秩序、征收赋税、教化地方、地方公共建设等职责的主要执行者,是国家、地方与民众之间的联系桥梁。知县尽管品级不高,却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所以关于知县的研究历来为学界所重视,然而主要成果集中在群体性行为特征的研究,具体案例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整理收录于雍正《石楼县志》中的诸多行政文件,对清代雍正时期任山西省石楼县知县的袁学谟的地方治理实践展开研究。对袁学谟的县域治理中的多个方面的施政政策进行具体论述,从而揭示出袁氏的治民之道,以及三年大灾荒之后石楼的社会恢复与重建的历史过程,还原地方社会时态的历史原貌。探寻清代雍正时期一个普通的地方知县是如何履行日常职责的,加深对清代地方政府的运作方式的认识。 论文由六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绪论,笔者主要从选题意义、研究现状、资料、研究范畴与研究思路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对本文的研究的主要特点以及意义进行了详细论述,从中阐述本文的学术价值。 第二部分首先梳理了袁学谟其人生平,并对其施政产生重要影响的时代背景进行了详细分析,可以清晰了解袁氏一生的基本经历,以及执政石楼期间的实践对其整个为官历程所产生的影响。雍正时期的改革剧烈的时代背景对袁氏的为官之道产生了深刻影响,其在石楼的行政实践主要基于雍正皇帝多项重要政策。其次,分别论述了石楼的概况及历史沿革,并对雍正《石楼县志》的史料价值进行了详细分析,考察了该文献的重要研究价值。 第三部分到第五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从袁学谟的经济治理、教化努力、以及其他领域的治理实践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其中包括了袁氏上任之后,面对三年大灾荒造成的满目疮痍的石楼县现状如何迅速有效的招揽流民、恢复生产、重建地方社会秩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陋风陋习等全方位的县域社会建设。这些具体政策构成了袁氏实行的完整全面的地方社会重建体系。可以丰富对知县行政治理实践的具体认识。 最后是结语,通过对袁学谟的石楼治理的深入分析和总结。考察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者是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当时的石楼地方社会进行还原,考察地方社会实态。并与同时代任潮阳、普宁知县蓝鼎元的乡村治理进行对比,探寻二者的异同;再者是通过本文的研究所反映出的雍正时期这个大时代对小知县的影响,以小见大,通过袁学谟这样一个普通知县的范例来反映国家与地方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国家政策的落地化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82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云;简评雍正的吏治整顿[J];福州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2 刘祥力;岳平;;雍正州县吏治初探[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3 李林;;清代的县官职掌与作用[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5期
4 佟春林;雍正惠民政策初探[J];满族研究;2005年02期
5 陈旭;清帝眼中清官的行政能力及其政治教化功能[J];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05期
6 柏桦;;明清州县衙门陋规的存留与裁革[J];史学集刊;2010年03期
7 闫钟;雍正皇帝与乐户[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谢宏维;;文本与权力:清至民国时期江西万载地方志分析[J];史学月刊;2008年09期
9 龚关;官府、牙行与集市——明清至民国时期华北集市的市场制度分析[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王卫平,黄鸿山,康丽跃;清代社会保障政策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亚民;海疆知县蓝鼎元的乡村治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冀伟;雍正朝禁赌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586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1158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