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传记论文 >

博士生导师李方祥教授

发布时间:2017-11-12 18:16

  本文关键词:博士生导师李方祥教授


  更多相关文章: 理论经济学 特约研究员 社会科学专家 人才支持计划 百千万人才工程 政治理论教学 历史学博士 理论宣讲 学术职务 师李


【摘要】:正李方祥,1973年6月出生,福建福州人,历史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现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研究问题博士生导师。被评为中宣部全国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4年度影响力标兵人物、福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入选教育部和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福建省纪委省监察厅特约研究员、福建省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
【分类号】:K825.1
【正文快照】: 李方#,1973年6月出生,福建福州人,历史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现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研究问题博士生导师。被评为中宣部全国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4年度影响力标兵人物、福建省优秀青年社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兴维;谈谈作为理论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力范畴[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2 刘小怡;关于构建理论经济学的若干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3 希德尼·威恩特劳布;惠之;;理论经济学的新近趋势[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64年08期

4 晓亮;生产力学的若干理论问题(札记)[J];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02期

5 夏振坤;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反思(论纲)——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证研究之一[J];江汉论坛;1989年02期

6 张明志;范式转型与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发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7 陶江;理论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从哪里开始?——逻辑学与哲学、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03期

8 邹三思;山根太郎[J];统计与决策;1985年02期

9 学讯;我校新增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人物[J];审计与理财;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志强;顾颉;;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困境与重构[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2 简新华;;中国现阶段需要什么理论经济学[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3 许兴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繁荣发展我国理论经济学——兼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的历史使命[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俊民;;会计理论经济学分析研究述评[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5 陈承明;;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发展与完善——与蔡继明教授商榷[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4)[C];2004年

6 李泽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研究与创新[A];科技创辉煌——中国创新成果与学术精典[C];2011年

7 杨永华;;改革经济学在探索争鸣中发展和丰富[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8)[C];2008年

8 朱奎;程恩富;;欧美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渊源与发展[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里平;拓宽理论经济学研究视野[N];河南日报;2004年

2 顾海良 武汉大学;理论经济学:空前活跃的一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中国经济学的重建与改革流派[N];文汇报;2004年

4 ;第十三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揭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李乃华 丁力;理论经济学的“深源强震”——读《生产价值论》[N];经济观察报;2011年

6 王传言;用脚步丈量商品的厚重[N];中华读书报;2013年

7 高志文;“政治经济学”建设的当务之急[N];光明日报;2003年

8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何大安;经济学分类与经济学家分工[N];光明日报;2005年

9 记者 刘钦涛;市委邀请吴敬琏做专题辅导报告[N];济南日报;2014年



本文编号:11770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11770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6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