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白师贤先生九十华诞专刊
本文关键词:庆祝白师贤先生九十华诞专刊
更多相关文章: 机器人机构 机构动力学 机构学 北京工业大学 机械学科 学术造诣 张启先 研究工作 动力平衡 研究成果
【摘要】:正白师贤先生是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学科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他长期从事机械学与机械动力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学术造诣颇深。在机构动力平衡、考虑弹性与间隙的机构动力学以及机器人机构学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表论文60多篇,并出版了专著《高等机构学》,在全同产生了重要影响。1978年,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分类号】:K826.16
【正文快照】: 白师贤先生是北京T.业大学机械学科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他长期从事机械学与机械动力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学术造诣颇深。在机构动力平衡、考虑弹性与间隙的机构动力学以及机器人机构学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表论文6 0多篇,并出版了专著《高等机构学》,在全同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立红;;鹤鸣九天 情系科研——访著名机器人专家蔡鹤皋院士[J];中国科技奖励;2006年07期
2 衷声;Jer Thorp;Makey Makey;Airbnb;;“万能艺术”卷土重来[J];人物;2013年02期
3 ;郑时雄教授[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琳;张铁;叶凯麟;谢存禧;;比赛用手动机器人机构的设计与制作[A];第11届粤港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与应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马书根;;中国有必要用机器人吗?——多关节机器人的开发[A];信息科学与微电子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李立;张登材;刘朝晖;陈永;;周期信号扰动法应用于机器人机构混沌运动的控制[A];第十四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机构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凯军;应鸿;鲁守银;;高压带电作业机器人的开发背景及技术动向[A];浙江电力科学发展[C];2005年
5 董亚超;秦余新;刘青松;钱建华;向文元;;福岛核事故后核电站救援机器人研发现状和特征[A];中国核学会核能动力分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芮执元;许巍;;电解质一级清理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与仿真[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姜莹;郭小萍;赵娟平;;一种全方位移动型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制[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4年
8 贾磊;李贻斌;王孝红;扬超英;隋青美;吴耀华;张承进;;第十七篇 自动化工程[A];2007-2008山东省学科发展报告[C];2008年
9 徐勇明;张培仁;郑旭东;;四轮F180型机器人的设计与控制方法[A];2004中国机器人足球比赛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徐礼钜;吴朝彬;雷勇;吴江;;七重修正四面体变几何桁架机器人的间接位置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将辉;机器人需求逐年增长 产业化需多方合力[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2 谈大龙 卢桂章 贾培发;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机器人[N];科技日报;2000年
3 记者 胡斌;哈工大机器人“走”出实验室[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4 郑东鸿 于海;机器人 工业生产的“生力军”[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5 本报记者 夏杰生 王庆;中国机器人 构筑新生活[N];中国冶金报;2001年
6 记者 朱伟光 通讯员 刘培香;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在哈工大诞生[N];光明日报;2005年
7 ;给机器人插上理想[N];徐州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杨晓东;云南智能型烟叶开包机实现多项突破[N];云南科技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王彦;给机器人以灵性[N];黑龙江日报;2005年
10 记者 熊燕;智能型烟叶开包机在滇研发成功[N];云南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猛;仿青蛙跳跃机器人的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杨清梅;基于数据融合的拱泥机器人检测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3 张忠林;“穿地龙”机器人转向机构与位姿检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4 薛颂东;面向目标搜索的群机器人协调控制及其仿真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5 张连存;布设式机器人抗过载机构及差异化的人机交互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项宏伟;便携式可变形履带式机器人的机构设计与运动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5年
7 卜迟武;风机叶片打磨机器人的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8 毛世鑫;辐射对称仿生柔体机器人协同推进机理及实现技术[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9 白殿春;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控制策略与康复评价方法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10 孟庆梅;仿人头像机器人人工情感建模与实现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德峰;两栖多足机器人通讯定位及相关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2 李菡;基于双机器人协同的自动钻铆终端器及其自动供钉装置的设计与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单晓敏;利用流体动能充电的管道清理机器人[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胡运富;无膝双足被动机器人的运动特性和稳定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史科科;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嗅觉机器人机械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白建军;多功能护理服务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张也弛;服务型机器人产品造型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周宁;割草机器人割台设计与运动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05年
9 余杭杞;仿蝗虫四足跳跃机器人的机构设计和运动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10 李继运;微小研抛机器人加工系统开发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593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1259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