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传记论文 >

我的教育思想于光远_《山东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0-09 20:19

  本文关键词:于光远学术生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大学》 2010年

于光远学术生涯研究

张广亮  

【摘要】: 众所周知,于光远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教育学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学贯两科、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大学时学习物理专业的他却以经济学家的身份活跃在中国学术界,他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性地提出了很多诸如教育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新的学科领域,特别是在促进中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盟、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派的发展以及反对伪科学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35年,于光远参加了“一二·九”运动,是当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直接参与者和见证人,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他提出了很多有关改革开放的重大理论问题和重要思想,对中国学术界的繁荣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对于光远的学术生涯进行系统地考察就有了很大的必要性和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于光远的学术生涯进行系统地研究讨论。本文把于光远的学术生涯依据各个时期研究主题的不同分为五个时期,其中在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各种客观原因,于光远的学术研究工作主要是研读原著几乎没有学术著作问世,所以本文就将文化大革命时期划归到于光远青少年时期统一称为学习积累阶段,因此,本文将于光远的学术生涯分为学习积累阶段、主要研究自然辩证法阶段、主要研究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阶段、反伪科学阶段、研究休闲文化阶段五个阶段来进行研究,并初步总结了于光远学术研究的特点。具体内容如下: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对象、方法等问题;第一部分学习积累阶段,本阶段主要包括两个重要的时期即于光远在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前的青少年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第二部分是主要研究自然辩证法阶段,论述了于光远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相关情况,包括于光远与自然辩证法、于光远的自然辩证法学派的思想和于光远在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派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贡献三个部分;第三部分系统阐述了于光远的经济思想并进一步概括总结了他在这个领域的贡献;第四部分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于光远的反对伪科学的思想,对他反对伪科学的工作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第五部分是于光远的休闲文化思想研究阶段,包括关于“休闲”内涵的论述、于光远的休闲文化思想和于光远对我国休闲文化思想研究的贡献三个大部分;第六部分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于光远的学术研究的特点,主要包括鲜明的时代性、丰富的创造性、始终如一的实践性、致力于把握规律性以及做学问必须坚持科学性等五个特点。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828
【目录】: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引言12-16
  • (一) 本文研究的相关问题12-13
  • (二) 于光远简介13-16
  • 一、学习积累阶段(1915年至1936年;1966年至1976年)16-17
  • 二、主要研究自然辩证法阶段(1940年至1952年)17-24
  • (一) 于光远与自然辩证法17-19
  • (二) 于光远的自然辩证法学派的思想19-21
  • (三) 于光远在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派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贡献21-24
  • 三、主要研究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1952年至1966年;1977年至今)24-38
  • (一) 于光远对经济理论研究的概况24-25
  • (二) 于光远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25-31
  • (三) 于光远关于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思想31-36
  • (四) 于光远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贡献36-38
  • 四、主要反对伪科学阶段(1979年起至1995年)38-48
  • (一) 反对伪科学的斗士于光远38-40
  • (二) 于光远反对伪科学的思想40-46
  • (三) 于光远在反伪科学方面的贡献46-48
  • 五、研究休闲文化阶段(1995年至今)48-54
  • (一) 关于"休闲"内涵的论述48-50
  • (二) 于光远休闲文化思想50-52
  • (三) 于光远对我国休闲文化研究的贡献52-54
  • 六、于光远学术研究的特点54-61
  • (一) 鲜明的时代性54-55
  • (二) 丰富的创造性55-56
  • (三) 始终如一的实践性56-58
  • (四) 致力于把握规律性58-59
  • (五) 做学问必须坚持科学性59-61
  • 结束语61-63
  • 参考文献63-67
  • 致谢67-68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68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功耀;;“百科全书”于光远[J];财政监督;2003年05期

    2 张昆仑,程海亮;传统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表述的七大缺陷[J];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09期

    3 于光远;;社会科学家自叙[J];东疆学刊;1996年04期

    4 于光远;;要重视电力的自然特性和经济规律的研究[J];电力技术经济;2001年05期

    5 吕乃基;以“正在兴起的中国”为研究对象——续“一个哲学学派正在中国兴起”[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陈建良;;从商品的属性分析社会生产目的[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10期

    7 张明国;科学技术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学[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05期

    8 邓伟志;;有科学必有预见——会给法轮功算命的于光远[J];民主;1999年12期

    9 于光远;在于光远学术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J];生产力研究;2005年07期

    10 王武瀛;;生产目的:由为“物质生产”转向为“生活生产”——关于我国由“生产型社会”向“生活型社会”转型问题的探讨[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袁银枝;浅谈制度主客体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3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4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5 郑文瑜;试论学分制条件下如何加强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6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7 焦秀君;;关于发展党内民主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8 邓晓宇;;浅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9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10 王洪波;李颖;;社群与个人孰先孰后?——对社群主义的反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王锐;;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协理论的发展与创新[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萧衡锺;;中国大陆于社会转型期的户籍改革——管理、制度与治理[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10 王涛;皮明建;高鹏;;农用地价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高冬梅;客家地区农村女性闲暇生活方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许春艳;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探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樊新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家驹;人、自然、社会关系的世纪性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刘学文;中国如何面对21世纪的世界历史大调整——于光远访谈录[J];当代经济科学;2000年01期

    3 吕乃基;论自然科学与自然史的关系[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2年02期

    4 吕乃基;论作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桥梁的科学技术哲学[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年03期

    5 马惠娣;文化、文化资本与休闲——对休闲问题的再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冀燕 ,徐延平;经济学家于光远的“文革”岁月(连载之二)[J];当代经济;2002年05期

    2 ;于光远:活着就要自己寻找快乐[J];健康必读;2006年12期

    3 龚育之;;于光远和钱[J];人民文摘;2007年12期

    4 龚育之;;于光远和钱[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08年04期

    5 于光远;批注《于光远先生之谜》[J];现代哲学;1995年04期

    6 龚育之;从一部书读一部史——读于光远《一个哲学学派正在中国兴起》[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07期

    7 胡冀燕 ,徐延平;经济学家于光远的“文革”岁月(连载之五)[J];当代经济;2002年11期

    8 施蔷生;创造为乐 自由为乐 不懈追求——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访谈录[J];探索与争鸣;2002年05期

    9 于友;;于光远谈不服老[J];博览群书;2006年03期

    10 ;于光远的一件小事[J];报刊荟萃;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二中;王大明;;创新与“创旧”[A];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2 ;附录一:中国生产力学会历届年会资料[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届年会专辑[C];1998年

    3 ;中国生产力学会历届年会资料[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一届年会专辑[C];2000年

    4 ;中国生产力学会历届年会资料[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专辑[C];2005年

    5 ;中国生产力学会历届年会资料[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专辑[C];2007年

    6 ;中国生产力学会历届年会资料[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五届年会专辑[C];2009年

    7 ;中国生产力学会历届年会资料[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二届年会专辑[C];2003年

    8 张忠义;;关于“决策”定义的质疑[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9 于光远;;于光远同志在一九七八年全国逻辑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话[A];逻辑学文集[C];1978年

    10 于光远;;九十感言[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37分会场“生态经济与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分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聿文;[N];各界导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杨东辉;[N];期货日报;2005年

    3 赵李红;[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4 本报通讯员 徐延平 记者 薛庆元;[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朱丹丹;[N];国家电网报;2010年

    6 中国药膳研究会 单守庆;[N];健康时报;2007年

    7 欧尖;[N];人民政协报;2001年

    8 邓聿文;[N];上海证券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唐荣尧;[N];厂长经理日报;2002年

    10 胡冀燕 兰粟粟;[N];中国国门时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广亮;于光远学术生涯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郝东升;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地主经济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3 高云;于光运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郜志刚;邓小平为确立改革开放方针所作的舆论推动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树果;高等职业院校休闲教育刍议[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德霞;1952年《学习》杂志事件的政策与理论意蕴[D];清华大学;2007年

    7 汪和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内民主建设的历史贡献和启示[D];河南大学;2009年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相关机构

    >河南大学

    >清华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山西大学

    >山东大学

    相关作者

    >汪和祥 >王树果

    >郜志刚 >郝东升

    >张广亮 >杨德霞

    >高云

    我的教育思想于光远_《山东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于光远学术生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53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1353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8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