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反封锁、反禁运”斗争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分类号】:K8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于群;论美国对华经济遏制战略的制订与实施[J];东北师大学报;1996年02期
2 王小满;;建国初期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博弈[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岑燕坤;;建国初反对帝国主义“禁运”的斗争[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全玲;;论王震屯垦思想的形成[J];兵团党校学报;2009年05期
2 贾康,余小平,马晓玲;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J];财经科学;2001年01期
3 郭又新;1949-1954年美国对香港的经济防卫政策[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6期
4 俞歌春;;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演进与启示[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9年05期
5 常伟;;农村土地基本制度的形成与演化——基于比较制度分析视角[J];调研世界;2009年10期
6 文婷;;1952年《中苏橡胶协定》与20世纪50年代的云南农垦[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02期
7 白永秀;马小勇;;新中国60年经济学研究主线的演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8 肖萍;;布局与调整:建国初期陈云对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思考[J];传承;2013年11期
9 刘邦驰;;马克思主义国债理论研究[J];光华财税年刊;2005年00期
10 石善涛;;第一个中日民间贸易协议签订始末——兼论中国对日本民间外交的肇始[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炳光;吴秋明;;第四十六章 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在新中国的曲折发展——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而作[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2 徐琳;;新中国成立初期计划经济对储蓄政策的影响研究(1949—1956)[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美平;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建中;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D];南京大学;2010年
3 刘延斌;关于国债可持续性问题的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4 陶艳梅;新中国初期三十年农业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林晓光;日本政府开发援助与中日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邢和明;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认识的演变(1949—1976)[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任宝玉;“财政下乡”:农村基层政府财政合法性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黄小广;港美经济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9 崔鸿雁;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10 帅建林;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甲强;新时期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2 吴敏;计算机与冷战—美国对苏联和中国限制出口计算机政策(1949-1979)[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漆志平;中国共产党农业合作经济思想变迁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4 周新华;决定共和国发展趋势的1953年[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5 常伟;农民负担问题的经济学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6 戴大新;陈云农业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顾琳;试析美国的加拿大政策(1961-1968)[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何海波;尼克松政府对华贸易管制政策的缓和[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徐琳;经济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研究与思考[D];浙江大学;2007年
10 杜宇荣;美国的冷战战略与日中贸易关系(1948-1958年)[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永华;;1950-1954年美英对香港禁运的历史考察[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2547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2547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