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传记论文 >

张其昀现代化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6 00:01

  本文关键词:张其昀现代化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代以来,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促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前后相继,开始了对国家出路的艰辛探索,而现代化则构成了其中的一条主线。张其昀作为一名学贯中西的知名学者,以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并立足于国情,尽其所能,为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因其后来的政治取向,致使他曾长期为大陆学界所“遗忘”而在这一研究领域留有缺憾。近年来,大陆学界对张其昀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但大多关注于他在历史学、地理学及史地教育等方面的建树,对其现代化思想则鲜有涉及。因此,对张其昀及其现代化思想进行研究,不仅可在现代化研究领域弥补疏漏,,还可以丰实对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人物思想史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张其昀的一生经历了前期身在大陆与后期客居台湾两大阶段,本文的着眼点放在他在大陆尤其是青年至中年时期。 本文力图以张其昀的人生经历为基点,探讨他的现代化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而深入剖析他的现代化思想的多个层面及丰实的实践活动,以期较为系统、全面地对其现代化思想予以展示并作出相应评价。
【关键词】:张其昀 现代化思想 文化现代化 经济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825.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第1章 绪论8-16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8-10
  • 1.1.1 课题来源及问题提出8-9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10-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1-14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14-16
  • 1.3.1 研究内容14-15
  • 1.3.2 研究方法15-16
  • 第2章 张其昀现代化思想形成的背景16-25
  • 2.1 张其昀生平概要16-18
  • 2.2 张其昀现代化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18-19
  • 2.3 张其昀现代化思想形成的个人背景19-24
  • 2.3.1 生活环境对张其昀现代化思想形成的影响19-20
  • 2.3.2 教育环境对张其昀现代化思想形成的影响20-23
  • 2.3.3 游学经历对张其昀现代化思想形成的影响23-24
  • 2.4 本章小结24-25
  • 第3章 张其昀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25-37
  • 3.1 张其昀的文化现代化思想25-28
  • 3.1.1 兼融东西方人文主义25-26
  • 3.1.2 倡导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26-27
  • 3.1.3 沟通科学与人文主义27-28
  • 3.2 张其昀的经济现代化思想28-32
  • 3.2.1 计划与统制经济结合28-29
  • 3.2.2 先工后农及工农并重29-30
  • 3.2.3 沿海与内陆平衡发展30-32
  • 3.3 张其昀的教育现代化思想32-35
  • 3.3.1 通过教育平等以普及国民教育32-33
  • 3.3.2 倡导史地兼治以彰往察来33-34
  • 3.3.3 强调通才与专精二者兼顾34-35
  • 3.4 本章小结35-37
  • 第4章 张其昀现代化思想的实践37-45
  • 4.1 张其昀文化现代化思想的实践37-40
  • 4.1.1 参与中国科学化运动37-38
  • 4.1.2 创办学术刊物38-40
  • 4.2 张其昀经济现代化思想的实践40-42
  • 4.2.1 撰写现代经济著作40-41
  • 4.2.2 考察经济区域41-42
  • 4.3 张其昀教育现代化思想的实践42-44
  • 4.3.1 编纂地理教科书42-43
  • 4.3.2 组建浙大史地系和史地研究所43-44
  • 4.4 本章小结44-45
  • 第5章 张其昀现代化思想的评价45-51
  • 5.1 张其昀现代化思想的特点45-46
  • 5.1.1 多样性与整体性45-46
  • 5.1.2 坚持科学精神推动现代化46
  • 5.2 张其昀现代化思想的历史意义46-48
  • 5.2.1 为当代教育注入现代化元素46-47
  • 5.2.2 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47-48
  • 5.3 张其昀现代化思想的局限性48-49
  • 5.3.1 夹杂传统士人精神48-49
  • 5.3.2 具有理想主义色彩49
  • 5.4 本章小结49-51
  •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7
  • 致谢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骧;张其昀编写的地理教科书[J];民国春秋;1994年01期

2 韩光辉;张其昀及其历史地理学贡献[J];中国科技史料;1997年01期

3 王永太;张其昀与《遵义新志》[J];中国地方志;2005年02期

4 郑素燕;;国防问题丛谈——浅论张其昀的国防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5 刘盛佳;张其昀的地理思想和学术成就[J];地理学报;1993年04期

6 何春晖;胡岚;;竺可桢与张其昀交谊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何方昱;;学人、媒介与国家:以《思想与时代》月刊创刊为中心(1941-1948)[J];史林;2007年01期

8 郑素燕;;1949年前张其昀的人际网络[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王瑞;;论张其昀新人文主义史学产生的背景[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10 郑素燕;方良;;出世与入世的抉择——张其昀从政原因浅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又文;谭群玉;;略论雷沛鸿教育、社会“双改造”的现代化模式[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麻福水;李爱军;;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抉择[A];五十年社会变迁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孙妍;刘忠;;论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4 曾庆均;;论毛泽东的现代化思想[A];《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C];2003年

5 邓敬雷;;从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6 戴桂林;;海洋经济现代化:“战略—骏马效应”结构特征[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陈刚;;瞿秋白的现代化思想和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8 李宁宁;;试析瞿秋白现代化思想的基本特征[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9 陈刚;;瞿秋白的现代化思想和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10 李宁宁;;试析瞿秋白现代化思想的基本特征[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人文学院 徐葆耕;欲求超胜,必先会通[N];新清华;2005年

2 四川 郭建忠;签名本的趣味[N];中国商报;2002年

3 易蓉蓉;建立现代化评价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本报评论员;经济现代化:引领无锡跃上新高度[N];江阴日报;2011年

5 中国贸促会驻法国代表处;中国将先于印度跻身第一世界[N];中国贸易报;2005年

6 北京中物联物流规划研究院院长 牟惟仲;经济现代化发展造就现代物流业[N];经济日报;2003年

7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黄卫平;从经济现代化走向全面现代化[N];深圳商报;2001年

8 世科;顾宁:美国铁路与经济现代化(1830~1914年)[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9 文平;现代化的道路可能比想象的要窄[N];经济观察报;2006年

10 何爱国;经济保守主义的启示[N];社会科学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瑞;“圣人之徒”的儒生情怀[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作双;俄罗斯经济现代化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严翅君;伟大的失败的英雄——张謇与南通区域早期现代化[D];苏州大学;2001年

4 何建文;中国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孔德宏;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6 徐琴;中国农村经济现代化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7 娄晓黎;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区域经济现代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清;高速公路交通灾害预警管理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9 刘兴豪;1912—1937年湖南经济现代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张燕;人力资本与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相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白丁;张其昀现代化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郑素燕;继承中国传统士大夫精神[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继刚;抗战时期张其昀国防建设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4 于淼;论邓小平整体现代化思想[D];河南大学;2005年

5 周丽亚;陈独秀的现代化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郑凯旋;毛泽东现代化思想评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海容;邓小平现代化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西华大学;2011年

8 李建彬;李鸿章与维特现代化思想之比较[D];黑龙江大学;2013年

9 于伟;任鸿隽现代化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郝婧;周恩来的现代化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张其昀现代化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91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3691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1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