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陆龟蒙之隐逸及其隐名之由来
发布时间:2017-10-04 11:28
本文关键词:试论陆龟蒙之隐逸及其隐名之由来
【摘要】:陆龟蒙,字鲁望,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是晚唐咸通、乾符年间诗文兼善的著名作家,也是以隐逸志趣扬名后世的江南文化名人。他身处唐末乱世,出身名门,素怀大志,而不与世俗苟合,终身不仕。仕途无望后自放于江湖,隐居苏州太湖之滨,与诗书茶酒为伴,以躬耕农事为乐。时谓江湖散人,或号天随子、甫里先生,自比涪翁、渔父、江上丈人,后以“高士”扬名后世。其高洁自守的品格和诗意的生活方式,吸引了后世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士大夫,具有千古不衰的人格魅力。 本文旨在探讨陆龟蒙隐逸的生活方式、志趣及其隐名和人格魅力之由来。按陆氏之生平、家世,及其一生出、处之行迹,可见其实际隐居时间并不算长,且其用世之心似乎也在在可见,然却以隐名流芳后世,其间之因由,既堪玩味,也实有探讨之必要。故本文即以此一矛盾现象为切入点,追寻陆龟蒙出、处之迹,,探索其独特的隐逸范式,并比较其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隐逸的异同之处,从而阐明陆氏隐逸的独特之处,揭示其隐名之由来。在古代隐逸文学及文化史的长河中,探讨思考陆龟蒙及其隐逸的深远意义。 本文主要由五部分内容构成: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陆龟蒙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之旨趣。 第二部分,陆龟蒙的生平、家世和出、处行迹。通过梳理陆龟蒙的生平家世,辨析其一生的出、处行迹,并还原其出、处的矛盾思想。 第三部分,陆龟蒙隐名之由来。由陆龟蒙奔走仕途与其隐名之著的矛盾为切入点来探究其隐名之由来,主要从“陆龟蒙出、处的矛盾思想、陆龟蒙的唱和交游与隐名的传播、宋人对陆龟蒙的接受”三个方面来展开分析。 第四部分,陆龟蒙隐逸之特点。本部分主要研究陆龟蒙隐逸的特点,主要有“渔樵酒茶、江南气息、习禅慕道和躬亲农事”四个方面,其中重点研究陆氏隐逸之躬亲农事,并将其与同为躬耕之隐士的陶渊明的隐逸进行比较,由此探讨陆氏隐逸的独特意义。 结语部分,简略阐述陆龟蒙隐逸的遗风遗韵和独特的隐逸范式在文学史和文化史上的意义。陆氏之隐逸尽可能地实现了知识分子人格的独立,他找到了“士”之阶层之外另一种身份的认同,给知识分子的隐逸带来新的希望和启迪。
【关键词】:陆龟蒙 隐逸 由来 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6.2;K825.6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第二章 陆龟蒙的生平家世和出处行迹19-28
- 第一节 陆龟蒙的生平家世19-24
- 第二节 陆龟蒙的出处行迹辨析24-28
- 第三章 陆龟蒙隐名之由来28-47
- 第一节 陆龟蒙出处的矛盾思想28-32
- 第二节 陆龟蒙的唱和交游与隐名的传播32-37
- 第三节 宋人对陆龟蒙的接受37-47
- 第四章 陆龟蒙隐逸之特点47-72
- 第一节 渔樵酒茶的隐逸生涯48-53
- 第二节 山水江南的隐逸环境53-57
- 第三节 习禅慕道的隐逸好尚57-61
- 第四节 躬亲农事的隐逸个性61-72
- 结语72-76
- 参考文献76-84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84-85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85-86
- 致谢86-8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培;;陆龟蒙文学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3期
2 刘波;;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探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3 陶庆梅;隐逸:仕途憧憬的逆向缓冲——唐末诗人的隐居与诗歌创作[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林晓玲;;诗意的栖居——陶渊明与陆龟蒙比较探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钱时霖;茶诗谈趣(三)──皮、陆、文、爱同咏一个主题[J];茶叶机械杂志;1995年02期
6 张锐;;浅析陶渊明田园诗的个性[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柏桦;;江南诗人的隐逸与漫游[J];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04期
8 李福标;;皮陆唱和与唐末苏州藏书[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02期
9 康萍;唐末诗歌中的淡泊情思及其原因[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10 曾美桂;;陆龟蒙诗歌思想艺术探微[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期
本文编号:9704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970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