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运动
本文关键词: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运动
更多相关文章: 梁漱溟 乡村建设运动 现代新儒学 山东 实验区 爱国民主人士 社会活动家 同盟会 广西桂林 代表人物
【摘要】:正梁漱溟(1893-1988),祖籍广西桂林,出生在北京的"世代诗礼仁宦"家庭,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享誉中外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现代新儒学的早期代表人物,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学"之称。他早年曾加入同盟会,投身
【作者单位】: 滨州市中医医院;胶州市第三中学;
【关键词】: 梁漱溟 乡村建设运动 现代新儒学 山东 实验区 爱国民主人士 社会活动家 同盟会 广西桂林 代表人物
【分类号】:K825.1;K263
【正文快照】: 梁漱溟(1893-1988),祖籍广西桂林,出生在北京的“世代诗礼仁宦”家庭,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享誉中外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现代新儒学的早期代表人物,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学”之称。他早年曾加入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后转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改造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远江;;山东儒治 新儒家的乡村“复辟”[J];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08年13期
2 郭天佑;;杨希文谈梁漱溟[J];春秋;1995年06期
3 秦祖明;;梁漱溟与乡村建设运动[J];学习月刊;2009年12期
4 周良发;;略论梁漱溟的人格及思想[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5 刘丽君;宋萍;;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运动[J];山东档案;2011年03期
6 熊吕茂;梁漱溟的政教合一思想述评[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郑大华;梁漱溟与现代新儒学——为纪念梁漱溟诞辰110周年而作[J];求索;2003年02期
8 李文珊;梁漱溟新儒学政治观探析[J];船山学刊;2004年03期
9 何建华;;“社会”而非“政权”: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的立场[J];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01期
10 黄群;;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现代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别必亮;郑明鹏;;论梁漱溟的农村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李仲明;;为团结抗战奔走呼吁——试论抗战时期的梁漱溟[A];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朱人求;;文化实践与文化重构——梁漱溟乡村建设的文化哲学阐释[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马秋帆;;梁漱溟、晏阳初教育思想的特色及其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龙珊;;梁漱溟与现代新儒学[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王焱;陈龙江;;以文化教育为手段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借鉴意义[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7 张惠娟;;浅议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崔玉婷;;梁漱溟、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比较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苟翠屏;;民国时期乡建运动中一个成功的范例——卢作孚乡村建设述论[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10 刘长林;;梁漱溟的乡村建设与精神危机的救治[A];《与孔子对话——论儒学的现代生命力》——上海文庙第三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风;梁漱溟与乡村建设运动[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4年
2 黄敏兰;透过梁漱溟的眼看那些“风流人物”[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祝彦;梁漱溟与邹平乡村建设[N];学习时报;2006年
4 陈鹏鸣;一部全面展示梁漱溟心路历程的传记[N];光明日报;2002年
5 郑碧强;梁漱溟的佛教因缘[N];中国民族报;2005年
6 马军;梁漱溟婚姻中的两个小问题[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王士美;读《梁漱溟与毛泽东》[N];吉林日报;2000年
8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王宗昱;梁漱溟的读书和做人[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8年
9 梁培宽 口述 王洪波 整理;情可无言喻 功过任人说[N];中华读书报;2006年
10 ;梁漱溟东西方文化比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光;论梁漱溟的民主思想及其发展[D];吉林大学;2012年
2 陈奇娟;梁漱溟“内圣外王”思想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3 刘旺华;“国家—社会”视野下的梁漱溟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4 周祥林;梁漱溟乡村建设伦理思想与实践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廖济忠;梁漱溟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周朗生;寻求秩序[D];吉林大学;2006年
7 周良发;梁漱溟历史哲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8 石培玲;毛泽东与梁漱溟的农村社会现代化思想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崔玉婷;邹平教育模式与延安教育模式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熊吕茂;梁漱溟的文化思想与中国现代化[D];湖南师范大学;199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丽颖;梁漱溟文化与社会秩序思想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伟;论梁漱溟的乡村秩序观[D];湘潭大学;2004年
3 唐莉;梁漱溟人生伦理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林白;论文化保守主义与马克思主义[D];内蒙古大学;2010年
5 邵长虎;梁漱溟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D];华侨大学;2004年
6 李黎明;梁漱溟乡村建设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胡丽蓉;梁漱溟礼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森;梁漱溟、晏阳初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之比较[D];西北大学;2008年
9 汪海霞;梁漱溟乡村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许爱青;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和实践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87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987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