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三农论文 >

乡村民俗习惯在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中的运用研究 ——以“江苏农村婚姻家庭习俗”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16 01:49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传统与现代不断碰撞,社会矛盾不断增多。固然,解决社会纠纷离不开国家制定法,但是当国家制定法无法为纠纷提供解决依据时,在很大程度上我们需要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新的规范来源。民俗习惯是特定区域某一社会群体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形成的关于生活、交往等方面的行为规则,用来划分人们的权利与义务,明确利益归属,解决利益冲突问题。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民俗习惯就像看不见的手,依靠传统的社会力量,无形之中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因此,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纠纷解决的需求,更好地推进我国法治进程,需要我们重视民俗习惯的作用,运用其解决民事纠纷、化解矛盾。民俗习惯运用于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是面对社会现实的必须要求,是调整法律不足的必要手段,是实现法治中国的必然追求。本文首先对民俗习惯的理论进行梳理,厘清了民俗习惯的概念、特点以及与相关概念的关系之后,主要通过对江苏农村地区婚姻家庭习俗的分析考察民俗习惯在民事纠纷解决中运用的现状。民俗习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事纠纷的解决,但是其在实践中还存在着运用不广泛、运用的规则不明,程序混乱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笔者提出了民俗习惯在不同...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现状
    (四) 研究方法与内容
        1. 研究方法
        2. 研究内容
一、民俗习惯的理论概述
    (一) 民俗习惯的概念及特点
        1. 民俗习惯的概念
        2. 民俗习惯的特点
    (二) 民俗习惯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1. 民俗习惯与民间法
        2. 民俗习惯与伦理道德
        3. 民俗习惯与公序良俗
    (三) 民俗习惯对于民事纠纷解决的价值
        1. 民俗习惯的实用价值
        2. 民俗习惯的经济和效率价值
        3. 民俗习惯的补充价值
二、江苏农村地区婚姻家庭民俗习惯与法律的比较
    (一) 江苏农村地区婚姻家庭习俗与法律规则内容上的不同
        1. 婚姻领域
        2. 继承领域
        3. 赡养领域
    (二) 江苏农村地区婚姻家庭习俗与法律存在差异的原因
        1. 两者的形成基础和社会需求不同
        2. 两者蕴含的价值不同
        3. 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
三、乡村民俗习惯在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中的运用考察
    (一) 乡村民俗习惯在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中运用的现状
        1. 在和解中的运用
        2. 在民间调解中的运用
        3. 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
    (二) 乡村民俗习惯在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中运用的问题
        1. 在民间调解方面
        2. 在民事诉讼方面
四、乡村民俗习惯运用于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理论依据
    (一) 乡村民俗习惯运用的合法性
        1. 民俗习惯运用于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理依据
        2. 民俗习惯运用于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法律依据
    (二) 乡村民俗习惯运用的合理性
        1. 顺应中国传统社会的需求
        2. 构建新法治秩序的要求
五、乡村民俗习惯在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中运用的路径
    (一) 民俗习惯在民间调解中的运用
    (二) 民俗习惯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
        1. 整理汇编各地乡村民俗习惯
        2. 民俗习惯在民事诉讼中运用的规则
        3. 注重民俗习惯在法院调解中的作用
        4. 建立案例指导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民俗习惯在民事纠纷解决中运用情况的问卷调查
致谢



本文编号:3188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188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1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