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0 09:46
随着国内外旅游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以其既满足游客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的需求,又以对环境、生态保护为前提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青睐。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迅速成长为全国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同质化现象严重、项目推进困难、生态环境破坏等。基于此背景,本文以重庆市巴南区的乡村旅游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研、案例对比等方法,分析探讨了自然生态景区依托型、乡村文化型、农业产业型和近郊休闲型四种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深入剖析巴南区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通过与相似类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对比分析,探讨巴南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构建及其政策保障对策。通过研究对比,本文认为巴南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应该以近郊休闲型乡村旅游为主,重点发展综合性休闲度假项目,休闲运动、养生养老等特色休闲度假项目,精品农宿,主题文化村,生活农场,生态庄园等,对其他类型的项目进行转型升级,向近郊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项目发展。同时提出巴南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政策保障措施:完善乡村旅游管...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巴南区区位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析[J]. 刘峥晖,赖庆奎. 安徽农业科学. 2016(22)
[2]基于多产联动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J]. 杨春. 农业经济. 2015(07)
[3]基于旅游系统理论的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J]. 张树民,钟林生,王灵恩. 地理研究. 2012(11)
[4]城郊地区采摘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 宋河有,李文杰,刘正鼎.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5]大都市乡村旅游开发的现状与对策——以南京为例[J]. 郭旭,陈健. 南京社会科学. 2009(11)
[6]基于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内生式开发模式研究[J]. 周永广,姜佳将,王晓平. 旅游科学. 2009(04)
[7]我国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 刘丽君,郭宏杰. 安徽农业科学. 2008(16)
[8]喀斯特山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 李锦宏,金彦平. 农业经济. 2008(05)
[9]中国乡村度假旅游发展模式初探——以湖北省黄陂区清凉寨乡村旅游区为例[J]. 王铄.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07(04)
[10]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述评[J]. 石培基,张胜武. 开发研究. 2007(04)
硕士论文
[1]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 姜玉辉.广东海洋大学 2014
[2]都市型乡村旅游运行机制与模式研究[D]. 杨佳.上海师范大学 2013
[3]湖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 李祥林.湖南农业大学 2012
[4]低碳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 周文奕.成都理工大学 2012
[5]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四川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 徐绍玲.西南交通大学 2011
[6]基于时空维度的城郊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 黄红星.重庆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38961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巴南区区位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析[J]. 刘峥晖,赖庆奎. 安徽农业科学. 2016(22)
[2]基于多产联动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J]. 杨春. 农业经济. 2015(07)
[3]基于旅游系统理论的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J]. 张树民,钟林生,王灵恩. 地理研究. 2012(11)
[4]城郊地区采摘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 宋河有,李文杰,刘正鼎.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5]大都市乡村旅游开发的现状与对策——以南京为例[J]. 郭旭,陈健. 南京社会科学. 2009(11)
[6]基于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内生式开发模式研究[J]. 周永广,姜佳将,王晓平. 旅游科学. 2009(04)
[7]我国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 刘丽君,郭宏杰. 安徽农业科学. 2008(16)
[8]喀斯特山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 李锦宏,金彦平. 农业经济. 2008(05)
[9]中国乡村度假旅游发展模式初探——以湖北省黄陂区清凉寨乡村旅游区为例[J]. 王铄.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07(04)
[10]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述评[J]. 石培基,张胜武. 开发研究. 2007(04)
硕士论文
[1]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 姜玉辉.广东海洋大学 2014
[2]都市型乡村旅游运行机制与模式研究[D]. 杨佳.上海师范大学 2013
[3]湖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 李祥林.湖南农业大学 2012
[4]低碳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 周文奕.成都理工大学 2012
[5]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四川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 徐绍玲.西南交通大学 2011
[6]基于时空维度的城郊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 黄红星.重庆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38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238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