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农问题”的体制转型
本文关键词:中国“三农问题”的体制转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一系列的制度创制,这些要求表明,一直以来全社会关注的"三农问题"进入了一个体制转型的新阶段。文章阐述了这个阶段所必然要产生的一些主要制度创制内容,即:在责任制基础上的新型土地生产关系创制;针对粮食经济转型构建发展现代农业的制度基础;建立与生存、生产和生活统一性关系相适应的农村民生统筹制度体系;从城乡统筹的角度促进乡村治理的制度创新。根据转型的目标设计,农民作为这个转型的主体其"自身就是问题"的性质将随着转型的实施和实现失去意义,而农村和农业即使存在问题,也只是主体需要并可以解决的对象性工作,所以"三农问题"将在中国整体的现代化发展中失去意义。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民问题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农村体制转型 制度创制 建设社会主义 乡村治理 现代农业 城乡统筹 生产关系 新农村建设 粮食经济
【基金】: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公共安全政策”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321
【正文快照】: 所谓“三农问题”的体制转型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要求和任务,必然会体现为一系列的制度创制;其二,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体制在这些创制中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三农问题”自身将失去意义。指出这个体制转型的主要内容,将有助于更加正确地运用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慎;把农业导入市场经济轨道的前提是“重新认识农业”[J];中国农垦经济;1994年02期
2 张绍君;论多种经营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战略作用[J];吉林农业;1995年02期
3 傅水春;深化农村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J];求实;1996年S1期
4 温铁军;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J];经济研究参考;1996年D5期
5 朱广平;加快改革 正确引导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J];乡镇经济;1999年06期
6 ;权威论坛[J];中国经贸导刊;2000年14期
7 温铁军;WTO与中国的“三农问题”[J];山东农业(农村经济版);2000年02期
8 温铁军;“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J];经济研究参考;2000年01期
9 叶小群;突变的代价——也谈城市建设中的败笔[J];城市问题;2001年05期
10 王孔祥;论“三农问题”的现状与解决前景[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运伟;蒋梅鑫;;江西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冷志杰;;农产品供应链的四维网络优化集成分析框架[A];第六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发善;;浅析商洛市农民增收问题[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4优秀论文集[C];2004年
4 曾绪岷;;外向型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A];2004中国食用菌产业协调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毛传福;;食用菌的精深加工及营销[A];2004中国食用菌产业协调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蒋建科;谭英;范建;;媒体传播对农业科技推广影响及其传播效果的研究[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沈悦;董军贤;邓彤;;现实挑战与发展选择——陕西农村金融现状调查与分析[A];2005年经济体制课题研究和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张守刚;吴嘉本;;扩大初高等职业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切入点[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把提案作为为民办事直通车[N];北京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王淼;农民权益保障是解决“三农问题”之根[N];中国改革报;2004年
3 记者 王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N];中国人口报;2004年
4 赵宇;湖南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恢复性增长[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5 涂艳艳;“红色旅游”引领贵州旅游跨越式发展[N];贵州日报;2005年
6 尹竹;一项问卷调查显示:94.3%的学者认为应把改革放在突出位置[N];光明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何成军 庄俊康 尹枫 实习生 赵红亮;从瘦身到健美的利益博弈[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吴亚鹏;打造三大生态产业[N];贵阳日报;2005年
9 ;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N];湖北日报;2005年
10 记者 杨泽伟;引领国饮新潮 打响茶都品牌[N];杭州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桂英;中国共产党农民利益问题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峰;现阶段破解“三农”问题的制度分析[D];厦门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华;基于产业集群的农村城镇化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2 李明;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3 张晓华;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4 李丽纯;论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地位、作用及实践模式[D];湖南大学;2004年
5 王彦卿;中国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6 楚庆锋;农村家庭劳动力分配模型[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7 杨晓荣;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市场化改革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8 汪巧红;晚清新政时期的农业改良[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雨霞;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10 于晓琳;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三农问题”的体制转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2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62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