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流动:破解“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视角
发布时间:2017-05-16 06:12
本文关键词:要素流动:破解“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时期,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不能停留在经济的层面上,而应该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来认识。“三农”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三农”问题长期存在的根本性原因是要素资源城乡间的单向流动,即要素资源从农村流入城市。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等要素资源的城乡间的单向流动导致农村的要素短缺,最终导致农村、农业、农民这个系统的发展能力下降,无法实现自我发展。从要素流动的视角分析,我们认为“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政府对要素资源的流动做出有利于农村的制度安排。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培育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建设主体。
【关键词】:要素流动 城乡二元结构 边际收益 新型农民 制度安排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320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1. 绪论5-8
- 1.1 “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研究概况5-6
-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6-7
- 1.3 本文的逻辑路径7-8
- 1.4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8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8
- 1.6 本文的结构安排8
- 2. “三农”问题:现有文献的观点8-18
- 2.1 对“三农”问题的理论探讨8-9
- 2.2 对“三农”问题的成因的研究9-13
- 2.3 关于“三农”问题提出的治理办法13-15
- 2.4 对以往“三农”问题研究状况的总结性评述15-18
- 3. 重新认识新时期的三农问题18-25
- 3.1 对新时期的理论界定18
- 3.2 以往对“三农”问题的认识18-19
- 3.3 新时期对“三农”问题的认识19-23
- 3.4 用系统的思想认识“三农”问题23-25
- 4. “三农”问题成因:一种新的解释25-46
- 4.1 现有的农村和城市部门要素资源流动状况对比分析25-30
- 4.2 合理状况下区域间要素流动的模型分析30-33
- 4.3 要素资源单项流动的影响机制分析33-44
- 4.4 要素单项流动的后果44-46
- 5. 破解“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46-51
- 5.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质和意义46-47
- 5.2 破解“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选择47-51
- 6. 总结51-52
- 致谢52-53
- 参考文献53-55
- 附录55-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自铎;;浅析农村土地集中程度滞后于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的原因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1期
2 贾大明;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成因与对策[J];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许经勇;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7期
4 沈越;“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城市化[J];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02期
5 贾大明;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与世纪展望[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1年03期
6 李光亚,申春阳;对“三农”问题的思考[J];改革与理论;2003年02期
7 李树基,朱智文;“三农”问题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8 周强;解决“三农”问题的几点思路[J];宏观经济管理;2003年05期
9 高汝熹,张国安,陈志洪;关于中国“三农”问题的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10 茅于轼;“三农”问题的出路在于减少农民[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本文关键词:要素流动:破解“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9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69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