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及农村发展策略
本文关键词: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及农村发展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更是个农民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三农”问题的现状是: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弱质产业;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三农”问题的现状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解决的途径必须要对准“三农”问题的症结,综合运用政策、经济、科技、教育等手段,才能最终破解“三农”的困境。通过农村人口的转移,实现农业的“减员增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作者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三农 新农村 农村发展 减员增效
【分类号】:F320.3
【正文快照】: 一、我国“三农”问题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但更确切地说中国是个农民大国。“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三农问题被归纳到一起,作为一个整体问题提了出来,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近年来,更是成为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焦点问题。(一)农业农业问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忠;;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的探讨[J];才智;2011年20期
2 宋长州;;干群齐心 构建和谐新农村——咸阳市杨陵区揉谷乡石家村建设新农村纪实[J];法治与社会;2011年07期
3 张国洲;;关于农业产业化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8期
4 葛苜;;找寻“三农”报道的软肋[J];记者摇篮;2011年06期
5 王雅梅;;浅谈发展农村特色经济[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4期
6 李红卫;;“公母鸡废存现象”的启示[J];新湘评论;2011年16期
7 英启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8 洪土林;王艳华;;土地整治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探析[J];宁夏农林科技;2011年08期
9 陈盼;乐良超;;关于冷中坝村现状的调研报告[J];经营管理者;2011年15期
10 杜铁忠;;扩大农村内需的决定因素[J];吉林金融研究;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树宏;;原创朵丽新农村对中国三农的影响[A];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马志伟;;因地制宜 统筹兼顾 稳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A];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江;;我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A];《“三农”问题与中部崛起》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张晓玲;;浅谈农业科技园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孟天友;况文军;李其江;;岩溶山区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建设[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子睿;许大德;刘昭兰;马嵬;陈立佳;;塑造“新农民” 建设“新农村”[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7 袁伟东;;建设新农村要树立新思维——谈现有土地制度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约[A];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董国辉;徐惠萍;;农机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谢德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建议[A];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春腊;徐美;;北京山区新农村发展及其模式优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良;迈向现代化新农村之路[N];绍兴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朱素英;三农人物走进绵阳地震灾区[N];经理日报;2008年
3 平媛媛 王建专;本报联手中农兴业网团 打造最强三农资讯平台[N];江苏科技报;2008年
4 记者 杨维汉 林艳兴 刘元旭;代表抵京谈三农[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记者 潘宁;“三项服务惠三农”活动昨日启动[N];本溪日报;2009年
6 记者 魏萍;我区加大三农支出[N];宁夏日报;2009年
7 新华;黑龙江 今年将加大三农投入[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9年
8 本报通讯员 张武刚 本报记者 宋逊风;河南三农人物李继军创新之路[N];农民日报;2009年
9 记者 潘宁;“三项服务惠三农”活动启动[N];本溪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梁坚义;三农民工返乡养鱼奔“钱”程[N];黄石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彭希林;新农村建设中培养新型农民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2 严小龙;“两个反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晓艳;新农村科技、经济、社会、环境耦合仿生及协同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费明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宅基地综合利用与规划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王波;中国都市农业创新论[D];四川大学;2005年
6 孙健;金融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创新与三农发展[D];山东大学;2012年
7 刘朔;中国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反哺农业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郭瑞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静;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的认识和思考[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2 袁华;滁州市新农村建设基本模式及发展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3 谷传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产品供给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宝松;地方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5 贺旭辉;安徽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其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6 张斌;农村非政府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7 毛思波;人力资本理论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启示[D];吉林大学;2006年
8 刘庆华;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9 唐岭飞;西藏新农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思路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陈焕章;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及农村发展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3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73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