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三农论文 >

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研究——以杨村为例

发布时间:2023-10-06 17:42
  我国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不断发展的同时,农村地区以及农村社区治理也面临着新的难题。如何创新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实现农村社会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此外,农村空心化问题愈发凸显,农村地区优秀人才不断流失,面临人力资源短缺的危机,农村社区治理主体和治理方式急需扩充和优化。在探索过程中,新乡贤群体以及各类新乡贤组织的陆续产生,为农村社区治理开启了新的思路。有一直扎根本土的新乡贤为农村社区发展出谋献策;有离土但与家乡保持联系的新乡贤情系乡梓反哺家乡;有返乡的新乡贤泽被故里回报乡土;还有外来的新乡贤为当地发展带去丰富资源。新乡贤这一时代所赋予的角色,正在通过自身拥有的远见卓识以及掌握的资源,参与到农村社区治理当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本论文采用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审视农村地区社会资本的三要素,信任、互惠型规范和网络的状况。从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动机、参与类型、特点、治理内容和治理效果这五个方面,考察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状况。研究发现,由于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制度缺失、社区行政规范化程度过高、社区整合力较差、新乡贤组织管理松散等因素的影响,...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乡绅的研究
        1.2.2 关于新乡贤的研究
        1.2.3 关于农村社区治理的研究
        1.2.4 简要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乡绅与新乡贤
        1.3.2 农村社区治理
    1.4 理论基础
    1.5 研究设计
        1.5.1 村庄的选择及基本状况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1.6.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6.2 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现状
    2.1 杨村乡贤理事会基本状况
    2.2 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动机
        2.2.1 尊重及自我实现的需求
        2.2.2 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动
        2.2.3 个人利益的追求
    2.3 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类型
    2.4 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特点
        2.4.1 以“村两委”领导为前提
        2.4.2 以村民的广泛认同为基础
        2.4.3 参与主体及参与形式多样化
    2.5 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内容
        2.5.1 上传民意及下达“村两委”决议
        2.5.2 协调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2.5.3 兴办社区公共事业
        2.5.4 监督“村两委”日常工作
    2.6 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积极作用
        2.6.1 提升农村社区经济水平
        2.6.2 丰富农村社区教育文化资源
        2.6.3 改善农村社区治安卫生环境
        2.6.4 促进农村社区乡风文明建设
第三章 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面临的挑战
    3.1 新乡贤组织与村委会界限不明晰
    3.2 “村两委”的牵制
    3.3 村民认同度和参与度不高
    3.4 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创新能力不足
    3.5 新乡贤组织衍生派系互相博弈
        3.5.1 组织内派系衍生的原因
        3.5.2 组织内派系博弈的结果
第四章 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困境的成因分析
    4.1 社区行政规范化程度过高
    4.2 社区整合力较差
        4.2.1 社区共同体精神弱化
        4.2.2 社区参与网络不完善
        4.2.3 村民信任度降低
    4.3 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制度缺失
    4.4 新乡贤组织管理松散
第五章 促进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
    5.1 提升农村社区向心力
        5.1.1 重塑社区共同体精神
        5.1.2 优化社区参与网络
        5.1.3 增进村民信任感
        5.1.4 增加村民获得感
    5.2 营造良好的自治环境,实现“村两委”与新乡贤合作关系
        5.2.1 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5.2.2 发挥“村两委”引领作用
    5.3 完善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模式
        5.3.1 制定新乡贤治理规章制度
        5.3.2 规范新乡贤组织的管理
        5.3.3 注重新乡贤治理绩效考核
    5.4 建立新乡贤治理激励机制
        5.4.1 畅通新乡贤回流渠道
        5.4.2 满足新乡贤合理需求
        5.4.3 培育新乡贤组织
    5.5 加强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经验的推广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本文编号:3852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852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3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