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三农论文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教育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4-01-18 16:57
  毛泽东十分重视农民教育问题。他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国的实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创性地提出了关于农民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思想文化、经济建设和军事技能水平,也使农民参与革命的热情更加高涨,促进了革命事业的顺利进行。经历了大革命的失败,中国局势发生变化,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开始逐渐认识到革命事业少不了农民阶级的参与,农民作为最可靠的同盟军是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力量。但农民阶级自身存在很多局限性,长期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以及缺少受教育的权力和条件,使他们变成狭隘无知,愚昧软弱的阶级,毛泽东正确分析了农民阶级的特点,认识到要领导农民阶级进行革命首先要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要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对他们从思想文化、经济建设以及军事技能三个方面进行教育,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条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展农民教育的正确道路,在革命的进程中不断显示出良好的成效,也有力地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本文从四个方面梳理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民教育观,深入分析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毛泽东农民教育观呈现的当代价值。第一部分,绪论。从研究背景和研究...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教育观形成的背景和理论基础
    2.1 形成的背景
        2.1.1 农民是中国人数最多的群体
        2.1.2 农民是党组织和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
        2.1.3 农民的文化价值观念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民教育的思想
        2.2.2 列宁关于农民教育的思想
        2.2.3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农民教育的思想
    2.3 发展过程
        2.3.1 萌芽阶段(1919-1926)
        2.3.2 形成阶段(1927-1936)
        2.3.3 成熟阶段(1937-1945)
        2.3.4 进一步发展阶段(1946-1949)
第3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教育观的主要内容
    3.1 农民教育的地位和目标
        3.1.1 农民教育的地位
        3.1.2 农民教育的目标
    3.2 农民教育的原则
        3.2.1 阶级分析原则
        3.2.2 物质利益原则
        3.2.3 实事求是原则
        3.2.4 群众路线原则
    3.3 农民教育的主要方法
        3.3.1 榜样示范法
        3.3.2 因材施教法
        3.3.3 以点带面法
    3.4 农民教育的主要方面
        3.4.1 思想文化教育
        3.4.2 经济建设教育
        3.4.3 军事技能教育
第4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教育观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4.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教育观的理论价值
        4.1.1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理论
        4.1.2 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
        4.1.3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农民教育思想的理论先导
    4.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教育观的实践意义
        4.2.1 指导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民问题
        4.2.2 指导解决当代中国“三农”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879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879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a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