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三农论文 >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考察与启示——以土地改革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7-09-21 02:37

  本文关键词: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考察与启示——以土地改革为中心


  更多相关文章: 建国初期 “三农”问题 土地改革


【摘要】:建国之初,农村凋敝,农业生产发展迟滞以至破产,农民生活极端困苦。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党和政府制定法令政策,领导广大农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这是人民民主革命在军事斗争胜利后的又一场重要的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它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三农"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但靠采取群众运动的方式来进行政治斗争和经济变革,从长远看来,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关键词】建国初期 “三农”问题 土地改革
【分类号】:D232
【正文快照】: 建国之初,为了消灭农村封建剥削制度的经济基础,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党和政府大力关注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将农业的恢复作为整个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基础,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当时,党和人民政府主要通过土地改革,组织互助组,兴修水利,发放农业贷款,改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里峰;;经济的“土改”与政治的“土改”——关于土地改革历史意义的再思考[J];安徽史学;2008年02期

2 罗朝晖;;近百年来富农问题研究述评[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3 朱英;赵国壮;;试论四川沱江流域的糖品流动(1900-1949)[J];安徽史学;2011年02期

4 孔祥成;;1931年大水灾与国民政府应对灾害的资金筹募对策[J];安徽史学;2011年03期

5 温艳红;;探析毛泽东的“新农村”思想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5期

6 侯宣杰;;清代广西边疆少数民族农户兼业行为论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7 曲延春;;集体化时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经验与借鉴[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8 张健;;传统社会乡村精英身份建构与权威基础——以关中庙村为个案[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9 柳平生;;探求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研究的有机结合——由宋代经济史研究说开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马勇虎;;晚清徽州钱号与地方社会的互动——以咸同年间万隆、志成账簿为中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少辉;上海金融中心法制变迁及决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林斌;福建省邵武市集体林产权改革绩效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D];南开大学;2010年

8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马福云;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刘招成;施坚雅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玉芳;;建国初期贯彻婚姻法运动的政治动员评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李彤宇;任玉凤;;对建国初期科学批判问题的反思[J];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3 何进;;吉林省的土地改革运动[J];新长征;2011年07期

4 李胜渝;;建国初期西南地区贯彻婚姻法运动考[J];兰州学刊;2011年07期

5 童庆平;;进一步培育知识分子政治认同的号召——学习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王佩连;;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学习活动的历史考察[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1年03期

7 杨泽喜;;建国初期中国反美外交战略确立的原因及其历史运用[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丁波莉;;关于对新中国建立初期工商业者群体的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5期

9 侯强;戴显红;;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科技法制建设的绩效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朱春燕;;关于优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顶层设计的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宪国;袁中旭;;新时期乡镇水利工作的一点思考[A];“生态济宁”优秀论文选编[C];2007年

2 杨学龙;;经济公正:“三农”问题的伦理探析[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唐启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与城市发展[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03/2004]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戴健华;吕健丞;;构建科技支撑体系 推进新农村建设[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5 王玉屏;陈泽军;;如何把公共财政框架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结合起来[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一)[C];2004年

6 白云涛;;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与中国的工业化[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7 毛丽玉;;农村基层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研究——以福建闽侯洋里乡为例[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8 徐国祥;王子林;黄席权;刘大锷;刘立华;鲁光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措施与步骤[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9 王子义;;“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玉洁;张燕;杨焱;刘艳红;;加速农业信息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必须翻越这道坎(中)[N];楚雄日报(汉);2005年

2 黄浩邦(作者单位:南宁市社科联);“三农”问题刍议[N];广西日报;2005年

3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 宫希魁;中国“三农”问题透视[N];经济参考报;2005年

4 王超;“三农”问题现状及解决途径[N];济宁日报;2005年

5 王广生;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N];临汾日报;2005年

6 记者 付丹;破解“三农”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N];团结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邹伟军;“三农”问题 全局之重[N];九江日报;2008年

8 记者 郑黎;“三农”问题让委员动“情”动“脑”[N];长春日报;2008年

9 记者 周慧敏;发展乡镇企业解决“三农”问题[N];中国企业报;2009年

10 中共北京市房山区委组织部 张永顺;破解“三农”问题的前沿记录[N];北京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峻;新中国治水事业的起步(1949~1957)[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里鹏;建国初期山西老区经济制度变迁研究(1949-1956)[D];山西大学;2010年

4 陈翠玉;西南地区实施《土地改革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5 李本军;“三农”问题与政府行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6 廖胜平;北京游民改造研究(1949-1953)[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7 史向军;毛泽东“三农”思想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8 徐国普;江苏红十字运动研究(1950-1965)[D];苏州大学;2009年

9 丁兆庆;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10 杨世宁;西南军政委员会与建国初期西南区的政权接管[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宜;湖南平江县土地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绳会敏;和谐社会视野下的中国农民自组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晓丽;建国初期内蒙古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发展历程及其历史作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4 蒋啸;建国初期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玉芹;建国初期东北重工业发展状况评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文静;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郭春华;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述评(1949-1957)[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常正国;浅议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以甘肃省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冬生;建国初期河北省救灾工作述评[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黄贺林;人口城市化:破解“三农”问题的路径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919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8919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e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