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不平等的技术创新效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收入不平等的技术创新效应研究
【摘要】:本文探讨了收入不平等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市场规模效应、价格效应和结构效应,继而使用中国1998年至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了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发现,就中国当前的情况而言,收入不平等阻碍了中国的技术创新且在长期发挥着影响。具体而言,反向的市场规模效应和正向的价格效应共同作用于有效需求,并且市场规模效应强于价格效应,因此会阻碍技术创新。结构效应在短期内难以发挥影响,但在长期内却能对技术创新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建议通过适当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国民的整体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在引致需求的作用下,尽快推动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
【作者单位】: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关键词】: 引致需求 收入不平等 技术创新
【分类号】:F224;F124.7;F124.3
【正文快照】: 一、前言自从索罗模型将稳态人均产出的增长解释为外生决定的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就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关于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已是汗牛充栋,主要从技术创新的供给侧的视角进行分析,例如研究人力资本的培育、技术外溢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从引致需求的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玉江,皇甫月东;对落后地区如何面对技术创新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01期
2 胡凤英,贾振宏;浅谈技术创新的类型[J];世界有色金属;2000年01期
3 ;“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征稿启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年01期
4 ;技术创新的三要素[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0年01期
5 ;国家鼓励企业技术创新[J];航天技术与民品;2000年08期
6 苏雪串;技术创新中的市场和政府[J];经济世界;2000年01期
7 洪江如;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途径[J];技术经济;2000年07期
8 温宪元;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J];开放时代;2000年06期
9 王润良,郑晓齐;略论技术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区别[J];科技导报;2000年10期
10 周广英;资产重组与技术创新[J];辽宁经济;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成才;;构建生产力促进发展的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刘艳龙;;技术创新的产业内扩散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形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皓;宁婷婷;;技术创新对药品监管政策的影响[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4 曲永义;;论技术创新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5 刘丽;;工资、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志强;尤会杰;赵守艳;;基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低碳发展动力模型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李健民;张仁开;;应用技术类学会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研究[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杨吉生;;企业专利能力与技术创新的互动作用分析[A];2011年全国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何一鸣;高少慧;;市场化、技术创新与广东模式[A];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转变——2012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赵卫亚;韩文娟;刘俊强;;基于分层模型的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系统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4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湖南大学法学院 刘焕桂 石柏林;大力发展生态化技术创新[N];光明日报;2013年
2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 彭宜钟;以技术创新推动城镇化进程[N];金融时报;2014年
3 记者 郭峰邋通讯员 钱巧江;技术创新,抢占行业制高点[N];杭州日报;2007年
4 刘诗白 (作者系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当技术创新走出实验室[N];上海科技报;2007年
5 杨启先;以技术创新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N];学习时报;2007年
6 周凤奎;经济技术创新推动企业进步[N];中国职工科技报;2007年
7 记者 李学华;南非技术创新局正式成立[N];科技日报;2009年
8 王家瑞;城市技术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9 才让;技术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途径[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10 计红胜;擎起技术创新之旗[N];中国航空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飞红;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评价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徐欣;以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3 于珍;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4 赵红梅;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5 宋泽海;基于协同论的冶金企业技术创新整合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6 唐小旭;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7 段云龙;企业持续性技术创新实现的制度结构作用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8 张建伟;技术创新的经济转型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陈丹;产业技术创新传导机理及测度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梁华;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渠道源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阚千里;安徽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与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2年
2 叶玲飞;江苏省科技金融促进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5年
3 郭s,
本文编号:1031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1031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