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女大学生就业的机遇与困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2 19:09

  本文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的机遇与困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女大学生 就业机遇 困境研究


【摘要】:通过研究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分析女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困境及主客观因素,试图提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政府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社会服务体系,在制度上加强对女大学生就业的支持力度;学校要提高女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素质,改变"女性化"角色教育的模式;家庭和女大学生本人也要树立自立自强的精神。
【作者单位】: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关键词】女大学生 就业机遇 困境研究
【基金】:2014年广东省妇女联合会、广东妇女研究会妇女/性别研究一般课题“女大学生就业的机遇与困境研究”(FY14B16) 2014年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强校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项目“广东省女性教育发展及合作创新研究”(610507)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7.38
【正文快照】: 2015 年9 月27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并主持全球妇女峰会。习近平在开幕式上发表题为《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共建共享美好世界》的重要讲话。讲话指出,没有妇女就没有人类,就没有社会。没有妇女解放和进步,就没有人类解放和进步。在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志筑;女大学生就业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年15期

2 史永江 ,邢克智;转变五种观念 促进女大学生就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年15期

3 郭艳利 ,高冰 ,唐玲;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年15期

4 陈盛盛;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云梦学刊;2005年06期

5 薛丹;;新时期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归因与对策[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周晨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与政府政策支持[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7 周晨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与政府政策支持[J];青年探索;2005年06期

8 周晨虹;;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政策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5年04期

9 李文喜,李光红;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2期

10 陈慕真;女大学生就业观念误区及其对策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志丹;;从专场招聘会透视女大学生就业难[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6年

2 郑琼梅;;凸显与缓解——基于经济转型视角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3 郭黎岩;王冰;刘晓辰;;影响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因素及促进机制的研究[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4 丁宝忠;毛成宽;汤雅洪;;朝霞映夕阳——四位女大学生就业福利院孝敬老人的故事[A];江苏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选集[C];2010年

5 史晓杰;;性别视角下的困境——解读女大学生就业难[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6 李明明;;我国“80后”女大学生就业的困境与解决对策分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郭秀芬;杨娟茹;刘宏全;;变革环境下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8 郭黎岩;辛惠;;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公平感的研究[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教育科学与边缘科学分册)[C];2012年

9 张洪阳;艾晶;;师范类高校中非师范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的思考[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10 史晓杰;;性别视角下的就业困境——解析女大学生就业难[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特派记者 徐阳;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N];吉林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盖东海;优化产业结构促女大学生就业[N];消费日报;2010年

3 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院长 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 关信平 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博士生 冯光娣;促进女大学生就业 妇联组织应优化能力建设[N];中国妇女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王慧莹;首届全国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研讨会在京召开[N];中国妇女报;2012年

5 谢岩 本报记者 田丽华;省妇联网络搭桥帮3385名女大学生就业[N];辽宁日报;2014年

6 记者蔡敏;女大学生就业难不是谎言[N];中国妇女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吴敏;运用公共政策化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N];福建日报;2005年

8 张莉;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全力促进女大学生就业[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西南政法大学 谢锦添 王慧;消除歧视,让女大学生就业不再难[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练玉春;就业培训走近农村女大学生[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茹;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2 闵君;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星;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与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4 仝辉;“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贾辉;“80后”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姚遥;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及引导[D];中南大学;2010年

7 程亚男;河北省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管红;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及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闫俊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10 苏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1327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11327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f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