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
本文关键词:土地管理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
更多相关文章: 科学发展观 土地管理 社会价值 生态价值 生态服务功能 指标体系 价值评价 社会保障功能 土地资源 代际公平
【摘要】: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土地科学中心
【基金】:(此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335046)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F301.2
【正文快照】: 长期以来,对土地价值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狭义的经济价值(即物质供给功能)上,忽视了土地所拥有的生态服务功能、社会保障功能、代际公平等外在于市场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现在应重新建立土地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把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纳入市场成本,让用地者负相应的经济责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运龙;土地管理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J];中国土地;2005年06期
2 黄小虎;徐祥临;严金明;黄鹤图;王小映;王元京;吴晔;;新理念 新方向 新路径——专家纵论科学发展观与土地管理[J];中国土地;2007年11期
3 张月琴;;农村土地管理的思考[J];品牌(理论月刊);2010年07期
4 ;学习 贯彻 落实好国务院《通知》[J];浙江国土资源;2006年09期
5 本刊记者;;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发出紧急通知 从严土地管理 制止违法行为[J];住宅产业;2006年10期
6 徐志勇;;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国土事业新发展[J];浙江国土资源;2009年05期
7 华元春;;不断提升土地管理的技术支撑能力[J];浙江国土资源;2009年01期
8 田佩川;莫永明;;实施土地管理执法监督的对策[J];才智;2011年24期
9 ;大野w鸞J];南方国土资源;2005年02期
10 刘昕亭;;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土地管理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锋;;当前“金土工程”亟待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国土资源利用管理机制、体制的进一步创新[A];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胡北华;胡红;;坚持和运用新的科学发展观扩拓农业发展与农民的增收[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赵丽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关系[A];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可持续发展[C];2005年
4 周贵卯;;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玉美;于明兰;陈建华;;坚持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难题[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6 潘进国;林建国;;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南安“三农”工作新发展思路[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提高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7 唐明贵;;科学发展观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8 魏成林;;土地管理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9 杜建国;胡能灿;;国土资源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干字当头[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邓文平;;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养猪产业化发展[A];第一届中国养猪生产和疾病控制技术大会——2005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综文 记者 元莉华;用科学发展观统揽新形势下的土地管理和调控工作[N];陕西日报;2006年
2 吕卫国;加强土地管理 坚持依法用地[N];鞍山日报 ;2007年
3 记者 朱丹;加强土地调控 坚持科学发展[N];嘉兴日报;2006年
4 人民日报评论员;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的重大举措[N];光明日报;2006年
5 记者 赵红梅;国土督察专员派驻我省[N];河北日报;2009年
6 东方;上海要走节地型发展之路[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7 李永杰 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局长;忠实履行督察职责 努力开创督察事业[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8 曾临杰 记者 范志刚;全市加强土地管理工作会议召开[N];南昌日报;2006年
9 特约记者 郑晶晶 通讯员 侯星亮;提升土地管理 助推经济发展[N];莱芜日报;2009年
10 ;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采取有力措施制止违法违规用地[N];人民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银蓉;我国政府土地管理行为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
2 康春;中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关世勋;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张力机制及其策略选择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严小龙;“两个反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振清;走向科学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林业发展道路演进[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6 程雪阳;中国土地制度的反思与变革[D];郑州大学;2012年
7 杨春红;西北地区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8 张新华;中国三农现代化进程及其引发的理论思考[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永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10 白俊超;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兮婷;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生态农业建设[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2 李心瑞;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我国农村扶贫开发政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3 王云朋;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江汉平原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倩;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贵州新农村建设探索[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5 田冬霞;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彭建兵;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江西新农村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7 赵君君;从山东省惠民县农村公共服务现状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D];外交学院;2009年
8 向尊荣;通江银耳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9 谭志海;土地开发整理对湘南农村环境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10 张晓明;论科学发展指导下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13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1213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