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厦门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因此产生了数量庞大的失地农民。农民土地一旦被征用,就意味着农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来源随之消失。由于我国目前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民长久以来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同时,又因为我国现行的征地制度和征地补偿制度存在不完善的方面,导致很多失地农民陷入“种田无地,上班无岗,社保无份,创业无钱”的尴尬境地。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厦门市失地农民的生活和社会保障现状,探寻厦门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问题产生的原因,继而对我国现存典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论文提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并重新构建了厦门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框架,最后提出了完善厦门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配套措施。全文共分七个部分: 第1章,引言。对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阐述,并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对可能的创新之处做了说明。 第2章,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包括社会保障的相关理论,土地征用补偿的理论依据,以及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理论指导意义。 第3章,厦门市征地补偿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现状分析。本章主要分析了厦门市的征地补偿情况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并对失地农民的生活和社会保障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由此得出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第4章,厦门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本章根据对厦门市失地农民的调查资料,分析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并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5章,国内典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研究。本章分析了国内典型的失地农民保障模式——浙江“土地换社保”模式、上海“小城镇社保”模式、重庆“商业保险”模式和成都“全方位综合保障”模式,并总结出了这些模式对构建厦门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可借鉴之处。 第6章,厦门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本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具体构建了厦门市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就业保障制度,并提出了完善厦门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配套措施。 第7章,结论。总结全文观点并得出结论。
【学位授予单位】:集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323.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老夫;周国兴;;为失地农民谋生计——湖南湘潭市岳塘区失地农民就业工作纪实[J];中国就业;2009年07期
2 汪姗姗;;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孙逊;周羽佳;;失地农民权利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江苏地区为例[J];农民致富之友;2010年06期
4 ;杭州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新举措[J];求知;2005年02期
5 方中华;朱建彪;祁岳松;;帮失地农民解忧[J];江淮法治;2011年11期
6 沈磊;李艳;李庆;;苏州市工业园区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1年07期
7 杜丽霞;;制度均衡确保失地农民安置无忧——以广州市开发区为例[J];中国社会保障;2011年05期
8 郑风田;吴涛;;城市化进程中如何确保失地农民利益[J];人民论坛;2011年23期
9 冼青华;;论商业型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模式——以福建省为例[J];学术论坛;2011年05期
10 杨伟波;;涂尔干社会分工论视域下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思考[J];甘肃农业;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文会;;廊坊市半城市化阶段失地农民劳动力转移对接[A];2010·中国·廊坊基于都市区辐射功能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同城全面对接暨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2 刘华平;;陕西城镇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与完善[A];社会科学界第二届陕西省2008学术年会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论坛——“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专题论文集[C];2008年
3 肖芳;;半城市化阶段都市圈失地农民转移就业模式的探讨[A];2010·中国·廊坊基于都市区辐射功能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同城全面对接暨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4 朱名华;;城市化不能让农民失地又失业——临桂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思考[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5 李加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商业养老保险补充研究[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失地农民问题[A];中国老科协第二次服务三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研讨会材料汇编[C];2007年
7 刘芩君;;我国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探析[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8 季晓华;;失地农民安置的现状、对策以及方式和相关制度的几点思考[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四卷(土地分卷)[C];2005年
9 刘雷;邓琴;邵技新;;毕节试验区大中型项目建设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探讨[A];学成于思 行成于思——2005年度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7年
10 林清发;;农村失地农民生活与养老保障问题调查[A];农村养老保障专集——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八)[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嵘;直指农民社会保障[N];中国保险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周晓明;失地农民 “养老”不愁[N];丹东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陈静 实习生 刘桔元;分步做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N];湘潭日报;2009年
4 彭其厚 肖合生 吉安县委统战部副部长 吉安县政协法制社团三胞委主任;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及就业问题的思考[N];光华时报;2010年
5 记者 殷珂;大冶构建四个保障支点[N];黄石日报;2010年
6 记者 尹东峰 李亮科;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储备金制度[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6年
7 记者 王志;山东: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储备金制度[N];就业时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陈彩虹 实习生 寇磊;三管齐下,,解失地农民保障之忧[N];甘肃经济日报;2009年
9 吴兴淦 新浦区花果山乡副乡长;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思考[N];连云港日报;2008年
10 康佑乾 江西省宁都县委办公室;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对策和建议[N];中国人事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丽霞;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地方政府职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李航;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与地方政府的社会交换[D];上海大学;2010年
3 杨一帆;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构与农地制度变迁[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聂鑫;农地城市流转中失地农民多维福利影响因素和测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5 雷寰;北京市郊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李国健;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7 廖小军;论中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及解决当前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袁斌;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宋娟;制度弹性空间与秩序重构[D];上海大学;2008年
10 王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表达[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洪艳;滨海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2 王树霞;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黄文娟;平顶山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李衡;辽宁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王庆敦;失地农民就业与生活保障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磊;太原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左丽娟;厦门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集美大学;2010年
8 杨琛;城中村改造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刘波;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10 曾田甜;成都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609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1260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