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与对策思考
本文关键词: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与对策思考 出处:《现代商业》2016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非正规就业劳动者 社会保障 问题 对策 思考
【摘要】:众所周知,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最具现实意义的就是建立并健全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社会保障的制度。而目前阶段,因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但是,在建设非正规就业者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却始终面临巨大的挑战与障碍,所以,一定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建立并完善非正规就业者社会保障体系。
[Abstract]:As we all know,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the mos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s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informal employment workers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at this stage, because of the impact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Make the importance of improving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more prominent.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he informal employment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always facing enormous challenges and obstacles, so. Must take targeted measures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informal employment social security system.
【作者单位】: 青岛胶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分类号】:D632.1
【正文快照】: 一、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问题(一)制度方面目前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不管是在框架方面还是内容方面,基本上都是根据传统大型企业正规的就业与城镇从业人员特点来进行设计与运作,所以,当下社会保障体系仍然需要依靠用人单位,并将设计的目标当作标准的就业形式。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汉仙,姚晓宁,彭枫,罗斌,曾翔昊,李群瑶;武汉市下岗、失业妇女非正规就业政策研究[J];长江论坛;2003年03期
2 ;江西为非正规就业开绿灯[J];工会博览;2003年04期
3 付东明;要切实关注非正规就业[J];工会博览;2004年14期
4 王静;浅谈非正规就业的若干问题[J];兵团工运;2004年07期
5 孙娟玲;城市下岗、失业妇女非正规就业浅论[J];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05期
6 樊荣;;山西省非正规就业发展研究[J];理论探索;2006年01期
7 顾栋;;关于非正规就业问题的若干思考[J];重庆行政;2006年02期
8 顾栋;;论我国妇女的非正规就业[J];攀登;2007年01期
9 王芳;赵娜;;“非正规就业”概念新解[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10 本刊记者;;香港处理非正规就业问题的点滴经验——访香港乐施会王英瑜先生[J];人权;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丁金宏;冷熙亮;宋秀坤;韩伯仁;徐月虎;;中国对非正规就业概念的移植与发展[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陈诗达;;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现状[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3 ;紧密联系实际,努力做好咨询课题——“非正规就业的国内外比较及上海对策研究”课题简介[A];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第六届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会议材料[C];2008年
4 薛德升;方逸涵;;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非正规就业与城市化相互关系及区域差异[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丁小翠;;试析女性非正规就业者的困境[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理论探索[C];2010年
6 陈诗达;;非正规就业中的劳动关系[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7 陈诗达;;非正规就业中劳动关系协调发展对策思考[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8 冯小茹;;非正规就业:弱势群体就业的有效途径[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9 谢妍翰;;大城市“城中村”女性非正规就业[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主持:本报记者 郑勇 嘉宾:中国工运学院副教授 乔健;为非正规就业创造良好氛围[N];工人日报;2002年
2 张华初;关于非正规就业发展现状的思考[N];工人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黄晓芳;非正规就业 胃口有多大[N];经济日报;2001年
4 本报评论员;非正规就业大有作为[N];辽宁日报;2002年
5 陈科;从法律视角看非正规就业[N];四川日报;2004年
6 廊坊市就业服务局 刘凤川;解决和降低就业压力的好方式推进廊坊市非正规就业的思考[N];中国信息报;2005年
7 杨素青;规范发展非正规就业[N];中国证券报;2007年
8 记者 李勇;应鼓励有自助性的非正规就业[N];湖南日报;2009年
9 实习生 刘丹萍 记者 姜艳;未来3年我省非正规就业可创造岗位650万[N];河北日报;2009年
10 记者肖兰;促进非正规就业 破解“就业难”[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燕晓飞;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唐斌尧;中国转型期非正规就业女性群体的福利权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白冰冰;上海市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及其城市空间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姚宇;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袁霓;中国女性非正规就业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6 黄苏萍;东北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非正规就业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乔观民;大城市非正规就业行为空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胡凤霞;城镇劳动力非正规就业选择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晓静;非正规就业“正规化”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于淼;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3 邹欣宏;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吴军;失地农民非正规就业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夏成方;中小城市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非正规就业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6 绪东宇;关于构建我国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人群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段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女性非正规就业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8 江娜;城镇非正规就业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9 陈绮;中国非正规就业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贺歆;城镇非正规就业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140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1414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