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6 09:13

  本文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社会保障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手段之一。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本论文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建设的发展历程,着重探讨其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期为促进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提供参考。 本论文共分四个部分: 首先,集中探讨了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的相关理论,对我国历史上的公平思想、西方主要的公平思想(如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诺齐克持有正义理论等)、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思想与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密切相关的理论进行了探讨,重点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思想。我国历史上的公平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西方社会的公平思想是对私有制条件下公平问题的研究,为我们探讨社会主义公平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以实现全人类的利益为根本价值诉求,认为社会公平是经济关系的反映,不存在超历史的抽象的公平,公平是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在不断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之上形成的。本论文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思想为基本理论依据,以中国历史上的公平思想、西方主要公平思想为重要参考,试图探究我国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的内在逻辑。 其次,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的发展脉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大致经历了从低水平到高水平、从局部到整体的发展过程。本文以对社会保障起决定性作用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依据,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划分为“恢复重建(1978年至1986年)、制度转型(1986年至1998年)、全面发展(1998年至今)”三个阶段,试图通过对其发展历程的回顾和分析,总结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的经验,探求其规律。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保障上升到社会制度安排的层面,在制度设计上更加强调普惠性,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完善,使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进入定型化、规范化、法制化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再次,着重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经过35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保障待遇水平逐年提高、社会保障法制化建设成效显著,向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迈进。总结其中的经验有:基于国情的渐进式改革、凸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寻求公平与效率的最佳契合点,充分体现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社会保险在不同区域、险种中存在衔接障碍;社会保障水平差距大;社会保障机构和设施建设乏力;他人保障资源被侵占。究其原因在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所有制结构变化、公平理念存在误区、社会保障的法制和政策不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不顺等方面。 最后,探讨了我国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发展路径。提出了基本保障完全平等、非基本保障比例平等、社会保障的程序公平、社会保障法治化原则。探索了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的发展路径:一是加强社会保障基础理论研究,二是推进社会保障法治化进程,三是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四是强化服务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五是理顺社会保障管理运行机制。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经过改革开放35年来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不过,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从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的理论研究、制度建设和体制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保障的社会“稳定器”功能,使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病有所医、失有所补、困有所助、安居乐业”,生活得更加幸福。
【关键词】:改革开放 社会保障 公平性 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2.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6
  • 一、 中国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的研究背景10
  • 二、 中国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的研究意义10-11
  • (一) 中国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研究的理论意义10-11
  • (二) 中国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研究的实践意义11
  • 三、 国内外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研究综述11-16
  • (一) 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国外研究现状11-13
  • (二) 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国内研究现状13-16
  • 第一章 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研究的相关理论16-30
  • 一、 社会保障公平性相关概念界说16-19
  • (一) 社会保障16-17
  • (二) 公平17-18
  • (三) 社会保障公平性及衡量标准18-19
  • 二、 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的相关理论19-28
  • (一) 中国历史上的公平思想19-20
  • (二) 西方主要的公平思想20-23
  • (三) 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思想23-25
  •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思想25-28
  • 小结28-30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历程30-46
  • 一、 社会保障制度恢复和重建过程中的公平性建设(1978 年至 1986 年)30-34
  • (一) 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主要举措30-33
  • (二) 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成绩33-34
  • (三) 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存在不足34
  • 二、 社会保障制度转型过程中的公平性建设(1986 年至 1998 年)34-40
  • (一) 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的主要举措35-37
  • (二) 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成绩37-38
  • (三) 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存在不足38-40
  • 三、 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发展过程中的公平性建设(1998 年至今)40-45
  • (一) 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主要举措40-43
  • (二) 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成绩43-44
  • (三) 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存在不足44-45
  • 小结45-46
  • 第三章 我国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现状46-63
  • 一、 我国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的主要成就46-49
  • (一) 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46-47
  • (二) 社会保障待遇水平逐年提高47-48
  • (三) 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成效显著48-49
  • 二、 我国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的经验49-52
  • (一) 基于国情的渐进式改革49-50
  • (二) 凸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50-51
  • (三) 寻求公平与效率的最佳契合点51-52
  • 三、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52-57
  • (一) 社会保险在不同区域、险种中存在衔接障碍52-54
  • (二) 社会保障水平差距大54-55
  • (三) 保障机构和设施建设缺口大55-56
  • (四) 他人保障资源被侵占56-57
  • 四、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问题的成因57-62
  • (一) 生产力发展不平衡57-58
  • (二) 所有制结构的变化58-59
  • (三) 公平理念存在问题59-60
  • (四) 社会保障制度及法制不完善60
  • (五)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不顺60-62
  • 小结62-63
  • 第四章 我国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的基本原则及发展路径63-77
  • 一、 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的基本原则63-64
  • (一) 基本保障完全平等原则63
  • (二) 非基本保障比例平等原则63-64
  • (三) 社会保障的程序公平原则64
  • (四) 社会保障法治化原则64
  • 二、 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的发展路径64-76
  • (一)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65-67
  • (二) 推进社会保障法治化建设进程67-69
  • (三)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69-73
  • (四) 优化服务强化基础设施建设73
  • (五) 理顺社会保障管理运行机制73-76
  • 小结76-77
  • 结束语77-78
  • 致谢78-79
  • 研究生期间科研情况79-80
  • 参考文献80-83
  • 附录83-95
  • 附录 1 淄博市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情况调研报告83-92
  • 附录2:淄博市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情况调查问卷92-94
  • 附录3:获奖证书94-9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福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及运行中的不公平问题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6期

2 王筱欣;江华;;基于劳勒-卢卡斯原理的城乡社会保障公平实证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3 杨思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原则及其实现途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05期

4 沈长月;张亚蓉;李玉娇;;中国社会保障的公平与效率评估分析——基于公平与效率视角社保发展的文献综述[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于景辉;;从矛盾到和谐: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中公平与效率的博弈[J];学术交流;2010年12期

6 李风圣;论公平[J];哲学研究;1995年11期


  本文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公平性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8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68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a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