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京津冀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1-05-20 15:44
  从京津冀地区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互动视角出发,运用改良后的新古典经济模型,对京津冀地区的人口流动率和常住人口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人口流动率受户籍政策影响较多,常住人口规模对区域内经济良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的经济发展具备经济收敛特征,同时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区域内人口的合理流动。因此,应从人口与产业互动出发,实施差异化的户籍制度改革举措,并搭建基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人口流动顺畅通道。 

【文章来源】:经济纵横. 201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相关文献综述
二、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与人口分布现状
三、数据处理与模型设计
    (一) 数据来源与处理
    (二) 模型设计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 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 从人口流动率看, 人口流动对京津冀整体区域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且人口流动尤其有助于天津市的经济发展。
        2. 从人口规模看, 京津冀区域整体的人口规模对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作用不明显, 这与京津冀区域当前常住人口规模过大相关。
        3. 从固定资产投资率看, 固定资产投资率对京津冀区域整体的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但对河北省呈抑制作用。
        4. 城乡储蓄率对京津冀区域整体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
    (二) 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
        1. 从人口流动率看, 京津冀区域整体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速度呈负相关关系, 即更活跃的人口流动状态不利于京津冀整体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稳定与提升。
        2. 从人口规模看, 京津冀区域常住人口规模对经济增长速度具有促进作用, 河北省常住人口规模则对其经济增长速度具有抑制作用。
        3. 从固定资产投资率看, 固定资产投资率对京津冀整体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具有促进作用, 对河北省经济增长速度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
        4. 从城乡储蓄率看, 城乡储蓄率对京津冀整体及三地的经济增长速度均产生抑制作用。
    (三) 经济增长对人口流动的影响
        1. 从京津冀区域整体看, 经济增长对人口流动具有促进作用, 这与当前我国人口流动的原因与趋势相契合, 即劳动力更多向经济条件更发达的地区集聚。
        2. 从北京市、天津市与河北省三地来看, 经济增长对人口流动皆具有促进作用, 且对北京市与河北省促进作用在5%水平下显著。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 主要结论
    (二) 政策建议
        1. 实施差异化的户籍制度改革举措。
        2. 搭建基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人口流动顺畅通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动态外部性与城市群经济增长收敛的实证研究[J]. 何天祥,陈晓红.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7(11)
[2]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视角——来自空间扩展的新古典索洛增长模型的证据[J]. 孙向伟,陈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3]中国“人口流动-经济增长收敛谜题”——基于新古典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分析与检验[J]. 侯燕飞,陈仲常.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09)
[4]劳动力流动、房价上涨与城市经济收敛——长三角的实证分析[J]. 张传勇.  产业经济研究. 2016(03)
[5]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互动研究——来自重庆市的证据[J]. 李晓阳,林恬竹,张琦.  中国人口科学. 2015(06)
[6]我国省域人力资本的收敛性分析——基于三种测算方法的比较[J]. 黄乾,李修彪.  人口与经济. 2015(04)
[7]我国人口迁移和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J]. 蔡阳.  统计与决策. 2014(23)
[8]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效果及滞后效应分析[J]. 李博.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本文编号:31980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1980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b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