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保”转“城保”过程中农民工社保权益缺损研究
本文关键词:“综保”转“城保”过程中农民工社保权益缺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11年上海市取消综合保险,将外来从业人员统一纳入上海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这种近似“一元化”的转轨方式,并不是建立在农民工有效需求和城乡二元结构消失的基础上,而是为了回应中央新法的出台。因此,“综保”转“城保”只是下级政府接收上级制度信号的一种方式。这种行政强制下的制度规定与实现能力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差距,从而政策宣示的“美好前景”也只能是海市蜃楼。并且,在制度转轨过程中,所涉及的制度之间的衔接、转轨前积累的社保权益、参保年限、参保意愿和能力、参保收益等都没有合理的处理办法。因此,“综保”转“城保”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带来了挑战。本文首先根据转轨对象重新定义农民工的内涵,特别限制研究对象一定要有正式劳动合同。继而开展关于“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有效需求”的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表明转入到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后,农民工参保意愿和能力之间存在着矛盾,参保意愿程度呈现层次化,保险项目存在差别化。同时,转轨制度给一大部分农民工带来了感性上的损失。带来这种损失感的主要因素是缴费率高,收益不确定,参保年限过长,农民工一些个体特征等。为了证实这种损失,笔者以退休当年养老金替代率为目标变量,从社会保障精算角度进行测算。通过三种保障模式的比较得出,制度转轨因为缴费年限的限制,导致大龄农民工退休后无法享受到社保收益,其他一部分农民工养老金替代率也因此呈现出较低的水平。当损失切实存在的时候,继而开始损失的补偿。本文通过年限折算和补缴费用两种方式进行测算。
【关键词】:制度转轨 有效需求 养老金替代率 补偿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323.8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导论9-25
- 1.1 问题的缘起及意义9-10
- 1.2 文献综述10-20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框架20-23
- 1.4 研究方法23-24
- 1.5 创新之处与研究困难24-25
- 第2章 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与农民工社保制度25-34
- 2.1 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理论逻辑25-28
- 2.1.1 社会保障权益:公民的基本权利25-26
- 2.1.2 社会保障权利制度化过程中受益权理念26-27
- 2.1.3 “综保”制度下社会保障权益合法化27-28
- 2.2 农民工制度性保障的实践变迁28-32
- 2.2.1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演进过程28-31
- 2.2.2 “综保”转“城保”:超越城乡二元结构的政策实践31
- 2.2.3 强制性制度转轨的主体:政府的行动理性31-32
- 2.3 农民工养老保险为谁做嫁衣:制度转轨的马太效应32-34
- 第3章 制度转轨中农民工社保权益需求与损失调查研究34-46
- 3.1 研究设计34-35
- 3.1.1 研究内容34
- 3.1.2 研究假设34-35
- 3.2 研究方法35
- 3.2.1 调查地区的基本情况35
- 3.2.2 抽样方法和分析工具35
- 3.3 调查结果分析35-46
- 3.3.1 样本的基本特征介绍35-37
- 3.3.2 高参保意愿下的层次化37-39
- 3.3.3 参保能力与制度实现之间的矛盾:进得了但进不起39-40
- 3.3.4 制度转轨带来损失的影响因素分析40-46
- 第4章 制度转轨中农民工社保权益隐性损失的精算研究46-60
- 4.1 制度转轨隐性损失的实践解释46-49
- 4.1.1 制度转轨偏离需求46-47
- 4.1.2 “城保”的排他性47-48
- 4.1.3 制度转轨与“综保”隐性权益的被忽视48
- 4.1.4 制度转轨的城市偏向48-49
- 4.2 社保权益损失的精算模型的建立49-53
- 4.2.1 参数设定49-51
- 4.2.2 精算模型的构建:基于养老金长期精算平衡的方法51-53
- 4.3 精算模型的评估结果53-57
- 4.3.1 三种制度方案下养老金替代率的预测结果53-56
- 4.3.2 养老金替代率比较:参保年限和替代率双重受损56-57
- 4.4 补偿农民工在制度转轨中的隐性损失57-60
- 4.4.1 “综保”年限折算57-58
- 4.4.2 补缴“城保”费用58-60
- 第5章 结语60-63
- 参考文献63-68
- 致谢68-69
- 附录69-73
- 卷内备考表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福灵;养老保险金替代率研究[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张秀兰;徐月宾;方黎明;;改革开放30年:在应急中建立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汪洋;;困境与出路: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探讨[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叶明;;农民工社保权益受损的法制原因及其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胡光志;田杨;;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与接续问题及法律对策[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6 郭瑜;;影响农民工参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因素——运用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J];调研世界;2011年01期
7 毛小玲;张朋柱;;基于合作博弈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多方利益分析[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8 杨威;;论社会保障权的保障——一种作为“客观法”的思路[J];福建法学;2009年01期
9 韦樟清;;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整合模式研究——基于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视角[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韩克庆;杨俊;;农民工社会保险缴费责任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平;中国转型时期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综保”转“城保”过程中农民工社保权益缺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32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23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