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5 13:13
本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也是社会和谐的内在因素。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安全制度,它可以调节经济关系,缓和社会矛盾,避免贫富差距过大,并不断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基于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在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的指导下,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实行的社会保障的做法与经验,进行了以改善人民生活为目标的社会保障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利益关系的调整,在前进中也存在着许多困难和突出问题,特别是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使我国的贫富悬殊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成为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因此,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保障改革的理论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有着现实的紧迫性。 本文阐发了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改革和实践的理论来源,剖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的现状和改革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改革深化与完善的思考。力求做到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为指导,以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现实为出发点,以已有的制度和实践成效为依据,以建立起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提升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为归宿。同时,也期望通过研究,能对丰富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社会保障理论 中国特色 改革实践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632.1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8
- 引言8-20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8-9
- 二、选题研究现状的综述9-18
- 三、选题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8-20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改革的理论来源与依据20-41
-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20-36
- 1、马克思的社会保障理论20-25
- 2、列宁的社会保障理论25-28
- 3、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保障思想28-36
- 二、现代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借鉴36-41
- 1、福利经济学36-37
- 2、国家干预理论37-38
- 3、福利国家论38-41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改革的历史回顾及现实背景41-54
- 一、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改革的历史回顾41-46
- 1、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改革的起点41-42
- 2、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改革的历程42-46
- 二、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改革的现实背景46-54
- 1、传统社会保障的缺陷46-48
- 2、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48-50
- 3、社会保障理论的更新50-52
- 4、对社会保障认识的变化52-54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改革的目标、特色与路径54-68
- 一、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改革的目标54-58
- 1、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改革目标的依据54-55
- 2、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改革的目标55-58
- 二、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改革的特色58-61
- 1、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58-59
- 2、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改革坚持“集体互助”的价值取向59-60
- 3、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改革坚持“四位一体”的制度模式60-61
- 4、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改革坚持“统帐结合”的基金形式61
- 三、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改革的路径61-68
- 1、加强社会保障立法62-63
- 2、开征社会保障税63-64
- 3、加大财政支持力度64
- 4、强化监管、确保基金安全增殖64-65
- 5、完善社会保障组织结构体系65-66
- 6、加强社会保障队伍建设66-68
- 结语68-69
- 参考文献69-7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5-76
- 致谢76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勇文;;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2年1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敬贤;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税收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2 刘燕霞;新会区乡镇村干部社会保障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段松;论毛泽东社会保障思想及其意义[D];齐齐哈尔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6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26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