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保障权行政救济探析
发布时间:2017-04-26 04:03
本文关键词:我国社会保障权行政救济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作为当前重要的民生领域,得到了国家和人们的高度关注,,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经济的持续发展、百姓的幸福安康都离不开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问题,是指每一位公民在遭遇各种事故或风险以致生活陷入困境时,依法普遍享有的向国家和社会请求给予维持其生存与基本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及社会公共服务的基本社会权利。在现代法治社会,它既是一项基本人权,也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更是一项现实的法律权利。 权利必须得到救济,否则其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权利。由于社会保障权内容复杂、牵涉利益因素多,因而在公民与行政机关的具体交涉中,社会保障权就特别容易遭受行政机关的非法侵害。因此,国家应该针对此类行政争议,赋予公民专门有效的行政救济机会,这既是规范公权力行使、强化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保障权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 本文以权利救济理论为分析工具,首先从社会保障权的定义入手,探究社会保障权的权利属性。然后从行政救济概念出发,探究社会保障权行政救济的理论渊源,证明行政救济制度对社会保障权存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接着从我国目前社会保障权的实施现状来看,我国对公民社会保障权的行政救济方面还存在许多难题和不足之处,其中以救济范围、程序、机构和制度上的缺陷尤为突出;又因为社会保障权的实现与一国的具体国情、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明程度有相当大的关联,且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早、法制化程度高。因此,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都在处理社会保障行政争议、救济社会保障权利的过程中积累了成功经验,设置了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障权行政救济机制,譬如设立专门的行政救济机构、适用专门的行政救济程序等。因此在最后,我们应当在借鉴域外国家社会保障行政救济制度的先进做法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从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基本法、健全社会保障行政复议制度、设立社会保障申诉委员会这三个方面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权行政救济机制。
【关键词】:社会保障权 行政救济 行政复议 申诉委员会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13.7;D92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9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意义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2
- 1.2.1 国外研究现状9-1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3 逻辑思路与内容12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12-14
- 第二章 社会保障权及其行政救济的理论基础14-23
- 2.1 社会保障权的法理探析14-19
- 2.1.1 社会保障权的内涵14-15
- 2.1.2 社会保障权的权利属性15-19
- 2.1.2.1 国际法上的基本人权16-17
- 2.1.2.2 宪法上的公民基本权利17
- 2.1.2.3 普通法上的现实法律权利17-19
- 2.2 社会保障权行政救济的概述19-23
- 2.2.1 社会保障权行政救济的内涵19-20
- 2.2.2 社会保障权行政救济的理论探源20-23
- 2.2.2.1 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20-21
- 2.2.2.2 国家有保障人权的义务21-22
- 2.2.2.3 制约权力以保障权利22-23
- 第三章 我国社会保障权行政救济的现状23-28
- 3.1 社会保障权行政救济的现状分析23-25
- 3.1.1 社会保障权行政复议救济的法律依据23-24
- 3.1.2 社会保障权行政复议机构和范围24
- 3.1.3 社会保障权行政复议救济的相关程序24-25
- 3.2 社会保障权行政救济中存在的问题25-28
- 3.2.1 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过窄25-26
- 3.2.2 行政复议机构的地位不独立26
- 3.2.3 行政复议程序缺乏公正与公开26-27
- 3.2.4 行政复议制度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不足27-28
- 第四章 域外社会保障权的行政救济模式28-33
- 4.1 英国—社会保障行政审裁所模式28-29
- 4.2 美国—社会保障上诉委员会模式29
- 4.3 法国—社会保障调解委员会模式29-30
- 4.4 德国—社会保障行政复议制模式30-31
- 4.5 各国社会保障权行政救济模式之评价31-33
- 4.5.1 专门的行政救济机构31
- 4.5.2 专门的行政救济程序31-32
- 4.5.3 行政系统内的自我纠错机制32-33
- 第五章 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权行政救济机制的思考33-36
- 5.1 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基本法33-34
- 5.2 健全社会保障行政复议制度34-35
- 5.3 构建社会保障申诉委员会35-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40
- 致谢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泽军;;国外社会保障行政法律救济制度模式述评[J];中国城市经济;2006年08期
2 张姝;;对我国社会保障争议解决机制的理论反思——基于权利救济的考察[J];当代法学;2009年06期
3 迟景明;孙波;;社会保障权的基本概念辨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孙笑侠;法律程序剖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3年06期
5 宋华琳;英国的行政裁判所制度[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6 应松年;完善我国的行政救济制度[J];江海学刊;2003年01期
7 胡玉鸿;论行政争议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08期
8 宋华琳;美国的社会保障申诉委员会制度[J];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9 A·艾德,刘俊海,徐海燕;人权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J];外国法译评;1997年04期
10 陈焱光;;论公民权利救济的基本原则[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社会保障权行政救济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76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27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