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唐海县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6 16:08

  本文关键词:唐海县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中国,土地一直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所在。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脚步,诞生出了一个新生的社会边缘群体——失地农民。在中国,土地征用的补偿制度还不尽完善,很多失去土地的农民,既不属于城镇居民,又不属于农村村民,面临着非常严重的“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现状,由此萌生了一系列的就业、养老、医疗、和子女的教育问题等社会保障问题,突出的表现了基层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就处于失业状态,国家应该在社会保障各个方面有所补偿,保障失去土地农民的后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得以解决。 对于失地农民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社会对他们的认可。近几年来,唐山市在征收地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较稳妥的处理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唐海县是唐山的重要郊县,在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理论体系方面做出了各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唐海县具有典型的城乡结合地区性质,海港的经济发展非常好,其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方面的成功经验,从各方面折射了中国东部地区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研究唐海县的经验和不足来讲,对于在处理其他东部地区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方面也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 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构建文章结构,全文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本文基础理论;第三章介绍国内外几种征地模式及其启示;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则以唐海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总结其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失地农民利益受损原因,第七章提出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几个理论问题与政策建议,最后做出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城市化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唐海县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323.89;F323.21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1.2 文献综述12-14
  • 1.3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4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4-15
  • 1.5 技术路线15-16
  • 2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基础理论16-19
  • 2.1 城镇化理论16
  • 2.2 马克思的社会保障理论16
  • 2.3 马克思的土地地租理论16-17
  • 2.4 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理论17-19
  • 3 国内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实践及启示19-21
  • 3.1 国外实践19
  • 3.1.1 德国19
  • 3.1.2 美国19
  • 3.2 国内实践19-20
  • 3.3 国内外实践的启示20-21
  • 4 唐海县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21-33
  • 4.1 唐海县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及相关措施21-23
  • 4.1.1 唐海县基本现状21
  • 4.1.2 唐海县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内容21
  • 4.1.3 唐海县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21-22
  • 4.1.4 唐海县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相关措施22-23
  • 4.2 唐海县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卷调查基本情况23-25
  • 4.3 唐海县失地农民现状分析25-27
  • 4.4 唐海县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险现状27-30
  • 4.5 唐海县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30-32
  • 4.6 调研结果总结分析32-33
  • 5 唐海县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面临的问题33-36
  • 5.1 征地补偿不合理,形式过于简单33
  • 5.2 失地农民就业培训范围窄,技能培训不够33-34
  • 5.3 失地农民社会保险项目少,保障水平偏低34
  • 5.4 部分农民既失地又失业,生活困难34-36
  • 6 唐海县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利益受损的主要原因36-39
  • 6.1 农村土地所有权不明确36
  • 6.2 土地征用制度不完善36-37
  • 6.3 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37
  • 6.4 宣传不到位,很多农民不了解征地的相关政策37-39
  • 7 唐海县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对策39-41
  • 7.1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两个理论问题39
  • 7.1.1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39
  • 7.1.2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需要处理的三大关系39
  • 7.2 完善唐海县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建议39-41
  • 7.2.1 改革并完善现有的土地征用制度39-40
  • 7.2.2 加强对失地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40
  • 7.2.3 建立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制度,提高失地农民应对失业的能力40-41
  •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4
  • 发表论文44-45
  • 致谢45-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林丹;廖萍萍;;征地补偿与城乡协调发展——基于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征地补偿分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朱述山;浅析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J];滁州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3 张敬华,戴其根;韩国新村运动对中国中西部开发农村建设的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01年03期

4 陈希勇;;农村土地社会保障功能:困境及其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2008年08期

5 年志远;齐艺莹;;分级式社会保障理论研究[J];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贾祖国;;韩国新村运动的启示[J];首席财务官;2006年05期

7 江渝;赵延敏;;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比较[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辉;山东潍坊高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2 邵倩;扬州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3 王林燕;中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丽丽;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模式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唐海县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8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28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3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