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流动女性生育状况对就业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2-26 12:27
本文基于2013-2017年度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描述五年来流动女性人口学特征、就业特征、流动特征、生育状况的变化,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孕育生产、抚育照料、生育健康对女性就业的影响,并且就女性个人特征、流动特征和流入地区特征作差异性分析。研究发现在孕育生产方面,育有3孩及以上的女性就业率显著降低,育有1孩与2孩的就业差异不明显;抚育照料方面,携幼年子女流动的女性就业可能性较低,且孩子年龄越小就业可能性越小,亲友照料和托管等育儿分担有明显调节作用;生育健康方面,流动女性孕期主要在外地居住或者临分娩时流出到外地、未使用现代避孕方法的,会造成生育健康损耗,导致就业率降低,非适龄生育、接受产前检查次数少对就业也存在负面影响,但具有不确定性。受教育程度低是造成女性就业渠道狭窄、就业稳定性差的主要个体原因,年轻的流动女性更易受到抚育照料对就业的负面影响,乡—城流动人口受生育健康因素对就业的影响更深,流动范围越小、流入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的流动女性更容易受到孕育生产、抚育照料和生育健康对就业的显著影响。基于分析结果,探讨解决当前流动女性两种生产之间冲突的对策,通过提升城乡女性受教育...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标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 研究数据来源
1.4 研究新意与难点
1.4.1 研究新意
1.4.2 难点与不足
2 概念、理论与文献评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生育
2.1.2 生育健康
2.1.3 生育状况
2.2 相关理论
2.2.1 迁移选择理论
2.2.2 女性主义迁移理论
2.3 文献评述
2.3.1 生育与就业关系
2.3.2 流动女性与非流动女性差异比较
2.3.3 小结
3 我国流动女性的生育特征与就业特征分析
3.1 流动女性的人口学特征
3.2 流动女性的流动特征
3.2.1 时空特征
3.2.2 流动原因
3.2.3 夫妻一起流动
3.3 流动女性的就业特征
3.3.1 就业率与职业分布
3.3.2 就业单位与就业身份
3.3.3 社会保障
3.4 流动女性的生育特征
3.4.1 生育数量
3.4.2 生育年龄
3.5 小结
4 我国流动女性生育状况对就业的影响
4.1 数据说明与模型设定
4.1.1 数据说明及基本状况
4.1.2 模型设定
4.2 主要变量及操作化
4.2.1 因变量与自变量
4.2.2 操作化
4.2.3 变量筛选
4.3 模型研究假设
4.3.1 第一层面假设
4.3.2 第二层面假设
4.3.3 第三层面假设
4.4 生育状况对就业的影响
4.4.1 孕育生产对就业的影响
4.4.2 抚育照料对就业的影响
4.4.3 生育健康状态对就业的影响
5 结论与对策
5.1 主要结论
5.2 讨论
5.2.1 流动女性迁移与生存状况
5.2.2 深层社会经济或制度原因
5.3 对策建议
5.2.1 提升女性受教育水平和职业培训强度
5.2.2 完善中小型城市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能力
5.2.3 加快全民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5.2.4 强化保障生育过程中的健康状态
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女性生育权与劳动就业权的保障:一致与分歧[J]. 黄桂霞. 妇女研究论丛. 2019(05)
[2]女性人口学研究动态:基于2006-2017年中国硕博学位论文的文本分析[J]. 杨菊华,王苏苏. 妇女研究论丛. 2019(03)
[3]生育支持体系对青年流动女性就业的影响研究[J]. 朱荟. 青年研究. 2019(02)
[4]生育孩子数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基于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J]. 罗俊峰,苗迎春. 调研世界. 2018(12)
[5]城市流动人口婚育行为的实证研究[J]. 杨雪,徐嘉树. 人口学刊. 2018(04)
[6]家庭生育决策与全面两孩政策——基于流动人口的视角[J]. 王晓宇,原新,韩昱洁. 南开经济研究. 2018(02)
[7]子女数量对我国流动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基于M型与倒U型劳动参与曲线的分析[J]. 陈瑛,江鸿泽. 南方人口. 2018(02)
[8]生育代价、社会资本与流动女性的就业质量——基于全国样本的监测数据[J]. 陈婷婷. 广东社会科学. 2018(01)
[9]挑战与应对:“全面二孩”政策下的女性就业权保障[J]. 黄桂霞,姜大伟,刘中华.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7(05)
[10]1995年以来中国妇女生育模式的特点及变化[J]. 宋健,唐诗萌. 中国人口科学. 2017(04)
硕士论文
[1]869名城市女性孕期妊娠压力与产前抑郁相关性研究[D]. 张晓旭.延安大学 2019
[2]人口迁移对城市本地就业的影响[D]. 宋玉琴.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9
本文编号:3644519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标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 研究数据来源
1.4 研究新意与难点
1.4.1 研究新意
1.4.2 难点与不足
2 概念、理论与文献评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生育
2.1.2 生育健康
2.1.3 生育状况
2.2 相关理论
2.2.1 迁移选择理论
2.2.2 女性主义迁移理论
2.3 文献评述
2.3.1 生育与就业关系
2.3.2 流动女性与非流动女性差异比较
2.3.3 小结
3 我国流动女性的生育特征与就业特征分析
3.1 流动女性的人口学特征
3.2 流动女性的流动特征
3.2.1 时空特征
3.2.2 流动原因
3.2.3 夫妻一起流动
3.3 流动女性的就业特征
3.3.1 就业率与职业分布
3.3.2 就业单位与就业身份
3.3.3 社会保障
3.4 流动女性的生育特征
3.4.1 生育数量
3.4.2 生育年龄
3.5 小结
4 我国流动女性生育状况对就业的影响
4.1 数据说明与模型设定
4.1.1 数据说明及基本状况
4.1.2 模型设定
4.2 主要变量及操作化
4.2.1 因变量与自变量
4.2.2 操作化
4.2.3 变量筛选
4.3 模型研究假设
4.3.1 第一层面假设
4.3.2 第二层面假设
4.3.3 第三层面假设
4.4 生育状况对就业的影响
4.4.1 孕育生产对就业的影响
4.4.2 抚育照料对就业的影响
4.4.3 生育健康状态对就业的影响
5 结论与对策
5.1 主要结论
5.2 讨论
5.2.1 流动女性迁移与生存状况
5.2.2 深层社会经济或制度原因
5.3 对策建议
5.2.1 提升女性受教育水平和职业培训强度
5.2.2 完善中小型城市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能力
5.2.3 加快全民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5.2.4 强化保障生育过程中的健康状态
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女性生育权与劳动就业权的保障:一致与分歧[J]. 黄桂霞. 妇女研究论丛. 2019(05)
[2]女性人口学研究动态:基于2006-2017年中国硕博学位论文的文本分析[J]. 杨菊华,王苏苏. 妇女研究论丛. 2019(03)
[3]生育支持体系对青年流动女性就业的影响研究[J]. 朱荟. 青年研究. 2019(02)
[4]生育孩子数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基于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J]. 罗俊峰,苗迎春. 调研世界. 2018(12)
[5]城市流动人口婚育行为的实证研究[J]. 杨雪,徐嘉树. 人口学刊. 2018(04)
[6]家庭生育决策与全面两孩政策——基于流动人口的视角[J]. 王晓宇,原新,韩昱洁. 南开经济研究. 2018(02)
[7]子女数量对我国流动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基于M型与倒U型劳动参与曲线的分析[J]. 陈瑛,江鸿泽. 南方人口. 2018(02)
[8]生育代价、社会资本与流动女性的就业质量——基于全国样本的监测数据[J]. 陈婷婷. 广东社会科学. 2018(01)
[9]挑战与应对:“全面二孩”政策下的女性就业权保障[J]. 黄桂霞,姜大伟,刘中华.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7(05)
[10]1995年以来中国妇女生育模式的特点及变化[J]. 宋健,唐诗萌. 中国人口科学. 2017(04)
硕士论文
[1]869名城市女性孕期妊娠压力与产前抑郁相关性研究[D]. 张晓旭.延安大学 2019
[2]人口迁移对城市本地就业的影响[D]. 宋玉琴.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9
本文编号:36445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644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