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差距研究及统筹思路
本文关键词:建国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差距研究及统筹思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障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国家采取了以户籍登记为手段的人口管理制度,严格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最终导致了城乡二元分割发展格局的形成。社会保障的发展也深受这种体制的影响,城市成为国家保障的重心,而农村的保障制度建立在贫弱的集体经济之上,聊胜于无。受制于城乡经济地位的不平等,社会保障的城乡差距在制度形成之初就已经显现,并在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作用下持续至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短板,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今后一段时期解决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差距问题指明了方向。文章从建国60多年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出发,深入挖掘了各时期城乡社会保障存在的差距,并得出了产生差距的原因:根本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客观原因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观原因是政府责任履行不到位;体制原因是制度变迁存在路径依赖性。并分析了这种体制造成的影响:扩大了城乡差距;增加了制度的改革成本;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不利于社会的公平正义。然后在总结国内外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为实现这一目标应遵循以下原则:公平、协调、整合、渐进和可持续。最后提出了统筹的思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根本;加强顶层设计是关键;落实政府主体责任是核心;实现城乡财政供给均等化是保障。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 城乡差距 统筹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1
- 第一章 绪论11-21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1-13
- (一)社会保障制度概述11-12
- (二)研究背景12
- (三)研究意义12-13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3-17
- (一)国外研究现状13-14
- (二)国内研究现状14-17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7-18
- (一)研究内容17
- (二)研究方法17-18
- 四、相关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界定18-20
- (一)理论基础18-19
- (二)核心概念界定19-20
- 五、创新点与不足之处20-21
- (一)创新点20
- (二)不足之处20-21
- 第二章 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差距比较21-31
- 一、初创时期(1949-1978年)21-22
- 二、恢复性改革时期(1979-1992年)22-23
- 三、探索性改革时期(1993-2001年)23-26
- 四、城乡统筹发展时期(2002年至今)26-31
- (一)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27
- (二)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27-28
- (三)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差距的表现28-31
- 第三章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差距的成因及影响分析31-35
- 一、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差距的成因分析31-33
- (一)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是根本原因31
- (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原因31-32
- (三)政府责任履行不到位是主观原因32
- (四)制度变迁存在路径依赖性是体制原因32-33
- 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差距的负面影响33-35
- (一)扩大了城乡差距,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33-34
- (二)缺乏顶层设计增加了制度的改革成本34
- (三)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34
- (四)不利于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的形成34-35
- 第四章 国内外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案例分析35-41
- 一、部分国家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及启示35-37
- (一)德国35
- (二)日本35
- (三)韩国35-36
- (四)智利36
- (五)国外的实践经验对中国的启示36-37
- 二、国内部分试点地区的经验介绍37-39
- (一)苏州市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经验介绍37-38
- (二)成都市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经验介绍38
- (三)国内实践经验的启示38-39
- 三、国内外实践经验对我国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综合启示39-41
- (一)政府在解决社会保障城乡差距问题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39
- (二)加强顶层设计、统一制度是前提39-40
- (三)建立多层次的保障体系是大势所趋40-41
- 第五章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环境与策略41-51
- 一、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41-42
- (一)有利于新型城镇化的实现41
- (二)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41
- (三)有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41-42
- (四)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42
- 二、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有利条件42-44
- (一)统筹城乡的发展战略为社会保障制度统筹提供了战略基础42
- (二)经济持续增长为推进制度统筹奠定了雄厚的财力基础42-43
- (三)社会保障制度初具雏形,为城乡统筹奠定了制度基础43
- (四)国内部分地区的试点经验为制度统筹提供了实践基础43-44
- 三、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44-46
- (一)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44
- (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牵涉面广,与其他制度改革协调难度大44
- (三)社会保障制度缺乏顶层设计、碎片化严重44-45
- (四)老龄化快速发展45
- (五)城乡财政供给不均衡使农村公共服务投入不足45-46
- 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原则和思路46-51
- (一)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46
- (二)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46-47
- (三)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路47-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7
- 致谢57-58
- 作者简介58-59
- 导师简介59-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机遇、挑战与取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2 林闽钢;;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优化路径的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07期
3 杨钧;;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研究[J];管理学刊;2013年03期
4 穆怀中;沈毅;樊林昕;施阳;;农村养老保险适度水平及对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分层贡献研究[J];人口研究;2013年03期
5 李睿;;我国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研究[J];北方经济;2013年09期
6 熊金才;蔡才昂;;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路径选择[J];行政与法;2013年03期
7 宋士云;焦艳芳;;十六大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J];中共党史研究;2012年11期
8 杨香军;邝怡丹;;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与借鉴[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2年06期
9 林闽钢;;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协调发展战略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林闽钢;;试论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的城乡一体化[J];理论月刊;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贡森;;统一城乡各类人群基本养老保险方案之我见[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影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红兵;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骆勇;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城乡社保一体化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徐文芳;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胡仲明;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实证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6 孟曙初;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袁东;成都市统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的案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2 魏玮;苏州市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3 吴金伦;论城乡统筹视角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D];重庆大学;2010年
4 顾长云;我国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曾万明;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路径选择与实践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6 王春娟;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建国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差距研究及统筹思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89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88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