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从管理角度研究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发布时间:2017-05-30 00:11

  本文关键词:从管理角度研究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失地农民是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因为他们失去了物质基础,因此生存受到极大威胁,这类人群问题的出现,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极大影响,为了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政府是有责任和义务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本文以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为切入点,论述了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从管理角度论述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分析了其必要性,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角度分析失地农民的权益问题。通过对昆明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案例的具体分析,调查数据中反映出很多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切实可行的方法,主要内容有:在第一章中,本文阐述了失地农民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在第二章中,本文说明了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包括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宪法赋予失地农民基本权益的需要,以及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弥补城乡二元结构下社会保障制度不足,和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最后是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这些内容。在第三章中,本文从管理角度分析了征地的政府行为,同时给失地农民一个界定。在第四章中,本文通过以昆明市为例,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具体分析,列出了昆明市失地农民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因素。在第五章中,本文通过前面的一系列分析,提出了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具体路径,其内容有:一是最低生活保障方面,二是养老保障,三是就业创业保障,四是医疗保障,五是征地及补偿机制,六是教育培训及其管理工作,七是心理引导,此章从这几个方面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在最后结束语中,本文就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做了一个简要总结。
【关键词】: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养老保险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323.89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引言11-17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1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11-15
  • 一、国内研究情况11-13
  • 二、国外研究情况13-15
  • 第三节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15-17
  • 一、从马克思地租理论来看15-16
  • 二、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出发来看16
  • 三、从更为一般的意义上看16-17
  • 第二章 建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17-22
  • 第一节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宪法赋予失地农民基本权益的需要18-19
  • 第二节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弥补城乡二元结构下社会保障制度不足19-20
  • 第三节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20-21
  • 第四节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21-22
  • 第三章 管理角度的失地农民22-26
  • 第一节 失地农民的界定及特征22-23
  • 第二节 管理角度的失地农民分析23-26
  • 第四章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分析—以昆明市为例26-37
  • 第一节 昆明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26-29
  • 一、全市失地农民基本情况26-28
  • 二、被征收土地补偿费分配状况28
  • 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本情况28-29
  •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29-33
  • 一、“非农非市”的尴尬居民身份29
  • 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单一且保障水平低29-30
  • 三、失地农民难就业导致家庭生活窘迫30-31
  • 四、征地补偿费分配不合理且失地农民缺乏对补偿费的保值增值意识和投资创业能力31
  • 五、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出台滞后及其不完善的遗留问题31-32
  • 六、失地农民征地后的原有的生产生活习惯和心理转变难32-33
  • 第三节 影响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因素33-37
  • 一、城乡二元结构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权益丧失的外部制度环境33
  • 二、失地农民自身素质不能满足现代社会保障的要求33-34
  • 三、政府部门的管理缺位和错位是造成失地农民失去保障的重要原因34-35
  • 四、征地法律法规的缺陷35-37
  • 第五章 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7-46
  • 第一节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37-39
  • 一、土地换保障原则37
  • 二、政府主导和集体、个人为辅原则37-38
  • 三、就业和创业原则38
  • 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38-39
  • 第二节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构主体39-40
  • 第三节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路径40-46
  • 一、最低生活保障41
  • 二、养老保障41-42
  • 三、就业创业保障42-43
  • 四、医疗保障43-44
  • 五、征地及补偿机制44
  • 六、教育培训及其管理工作44-45
  • 七、心理引导45-46
  • 结束语46-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5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及获奖情况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红梅;王天军;;广西出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试行办法——失地农民将在养老、医疗、最低生活等方面得到保障[J];农家之友;2008年05期

2 章秀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社会工作;2004年09期

3 顾汉龙;;把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J];中国土地;2009年07期

4 李振伟;;对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探讨[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7年06期

5 陈志军;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探析[J];开放潮;2005年08期

6 曹惠英;;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J];江南论坛;2008年11期

7 薛纪达;;为失地农民寻求保障[J];政协天地;2007年10期

8 任宥瑾;;浅谈我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J];江海纵横;2006年02期

9 蒲圣南;魏明新;陈刚;;破解贺州市城区征地拆迁难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11期

10 谈卫东;王小声;;一条建议 惠及失地农民[J];楚天主人;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文会;;廊坊市半城市化阶段失地农民劳动力转移对接[A];2010·中国·廊坊基于都市区辐射功能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同城全面对接暨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2 刘华平;;陕西城镇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与完善[A];社会科学界第二届陕西省2008学术年会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论坛——“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专题论文集[C];2008年

3 肖芳;;半城市化阶段都市圈失地农民转移就业模式的探讨[A];2010·中国·廊坊基于都市区辐射功能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同城全面对接暨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4 朱名华;;城市化不能让农民失地又失业——临桂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思考[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5 李加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商业养老保险补充研究[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失地农民问题[A];中国老科协第二次服务三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研讨会材料汇编[C];2007年

7 刘芩君;;我国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探析[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8 季晓华;;失地农民安置的现状、对策以及方式和相关制度的几点思考[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四卷(土地分卷)[C];2005年

9 刘雷;邓琴;邵技新;;毕节试验区大中型项目建设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探讨[A];学成于思 行成于思——2005年度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7年

10 林清发;;农村失地农民生活与养老保障问题调查[A];农村养老保障专集——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八)[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嵘;直指农民社会保障[N];中国保险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周晓明;失地农民 “养老”不愁[N];丹东日报;2010年

3 记者 郭树勋 通讯员 许大志;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造福于民[N];焦作日报;2011年

4 薛惠娟;全省19.69万名失地农民已参加养老保险[N];河北日报;2008年

5 周红梅邋王天军;我区出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试行办法[N];广西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陈静 实习生 刘桔元;分步做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N];湘潭日报;2009年

7 记者 殷珂;大冶构建四个保障支点[N];黄石日报;2010年

8 记者  陆成钢;以土地换社会保障:嘉兴失地农民的可行出路[N];嘉兴日报;2006年

9 通讯员 向阳 黄希丽;建始千余失地农民纳入社保[N];恩施日报;2010年

10 张怀雷 陈妮 贵州财经学院财税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紧迫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丽霞;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地方政府职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李航;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与地方政府的社会交换[D];上海大学;2010年

3 贺书霞;农民社会保障供需均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吴岩;失地农民生活水平评价体系的建立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5 杨一帆;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构与农地制度变迁[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聂鑫;农地城市流转中失地农民多维福利影响因素和测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7 雷寰;北京市郊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李国健;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9 廖小军;论中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及解决当前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袁斌;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洪艳;滨海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2 李衡;辽宁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王磊;太原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4 左丽娟;厦门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集美大学;2010年

5 杨琛;城中村改造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刘波;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曾田甜;成都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陈绍华;广州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红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政府职责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董慧杰;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从管理角度研究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5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405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b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