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3 22:02

  本文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从我国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后,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进程就不断加速,与此同时在我国形成了一个崭新的特殊群体:失地农民。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地农民的基数规模的不断增加和扩大,倘若没有一套科学完善的安置补偿的机制体系,那么他们这个群体很可能成为我国社会安定团结的不稳定因素,对我国城镇工业化起到阻碍作用,影响着我国城镇化领域的改革及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依然坚固,科学合理的征地补偿制度尚未健全和完善,以及维护失地农民权益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后被边缘化,他们的身份着实“进退两难”,既也不能继续做农民,又无法迅速变成市民。本文以扬州市Y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和问题为例,介绍了Y区失地农民的家庭基本情况及社会保障现状,此区的失地农民收入中等偏低,勉强维持基本生活,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他们打工所得,而在失去土地以前,他们可以从土地获得部分收入,失地以后那部分收入消失了,带来的问题就是生活水平下降,导致看病难、养老难;相应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也不完善,使失地农民的生活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征地给农民带来了一些列的问题,本文详细地从征地补偿、养老、医疗、就业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失地农民在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是Y区失地农民在失地以后出现的最主要的问题,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亦是大多失地农民所要面对的问题。而后本文借鉴了国内外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成功做法,比如美国的土地私有制、加拿大科学合理补偿制度、浙江的土地换保障模式、上海的小城镇保险模式,都是具有借鉴意义的成功经验。最后,本文针对Y区存在的问题及国内外成功经验启示,从征地补偿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养老、就业、医疗这五个角度提出了完善了Y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比较详细的对策。在社会转型期,失地农民是一群弱势群体,他们的基本生活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生存权受到威胁。这样的情况就迫切需要我国各级政府组织及相关职能部门要深入失地农民这个弱势群体,充分调研他们在社会保障中的问题所在,并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切实解决失地农民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关键词】:失地农民 征地 政府 社会保障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3.8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导论8-15
  •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8-9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9-11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1-13
  • 四、重难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13-15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15-23
  • 第一节 一般概念界定15-17
  • 一、土地征收15
  • 二、失地农民15-16
  • 三、社会保障16-17
  • 第二节 相关基础理论17-23
  • 一、地租理论17-19
  • 二、国家干预理论19-21
  • 三、边缘化理论21-23
  • 第二章 扬州市Y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23-30
  • 第一节 失地农民基本情况23-26
  • 一、健康情况23
  • 二、家庭结构情况23-24
  • 三、经济情况24
  • 四、征地情况24-25
  • 五、安置情况25-26
  • 第二节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26-30
  • 一、就业保障现状27
  • 二、养老保障现状27
  • 三、医疗保障现状27-28
  • 四、最低生活保障现状28-30
  • 第三章 扬州Y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30-40
  • 第一节 征地补偿问题30-32
  • 一、补偿标准不合理30-31
  • 二、没有完善征地补偿程序31
  • 三、征地补偿缺乏公平的利益主体31-32
  • 第二节 养老保险问题32-34
  • 一、失地农民资金不足且领保待遇低33
  • 二、政府组织重视程度不高33-34
  • 三、商业保险的作用发挥不足、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不能有效融合34
  • 第三节 医疗问题34-37
  • 一、医疗保障建设发展缓慢35-36
  • 二、新农合补偿水平偏低,参保积极性不高36
  • 三、法律监管体系不健全36-37
  • 第四节 就业问题37-40
  • 一、客观局限性增加就业难度37-38
  • 二、政府未失地农民“授之以渔”38-40
  • 第四章 国内外成功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做法40-46
  • 第一节 国外成功做法40-43
  • 一、美国的做法——土地私有制及重视职业培训40-41
  • 二、日本的做法——用法律约束征地和全国统一的社保体系41
  • 三、英国的做法——重视法律约束和发展第三产业41-42
  • 四、发达国家在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对我国的启示42-43
  • 第二节 国内成功做法43-46
  • 一、浙江的做法——土地换保障43-44
  • 二、上海的做法——镇保模式44-46
  • 第五章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路径探析46-56
  • 第一节 基本原则46-47
  • 一、分阶段原则46
  • 二、因地制宜原则46
  • 三、城乡有机兼容原则46-47
  • 四、逐步推进原则47
  • 第二节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具体措施47-56
  •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征地补偿体系47-49
  • (一) 完善土地征用程序47-48
  • (二) 建立合理征地补偿标准48
  • (三) 在法制化轨道上建立健全征地补偿制度48-49
  • 二、保障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解决“生有所依”的问题49-50
  • (一) 明确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的范围49
  • (二) 科学制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49
  • (三) 多渠道筹集最低生活保障基金49-50
  • 三、完善养老保险制度,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50-52
  • (一) 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机制50-51
  • (二) 实行“统账结合”的模式51
  • (三) 积极引导失地农民增强养老保障意识51
  • (四) 充分重视商业保险在养老保险的作用51-52
  • 四、保障失地农民就业,解决“人有所业”的问题52-53
  • (一) 消除就业歧视,实行城乡统筹52
  • (二) 帮助失地农民自主择业、创业52-53
  • (三) 加快经济发展建设,提供更多就业机会53
  • (四) 加强失地农民职业技术培训53
  • 五、健全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解决“病有所医”的问题53-56
  • (一) 发挥政府职能,加大财政投入54
  • (二) 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服务水平54
  • (三) 提高新农合标准,增强失地农民医疗保障意识54-55
  • (四) 强化法律规范的监督55-56
  • 结论56-58
  • 参考文献58-61
  • 致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罗遐,夏淑梅,何霄;我国失地农民的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王国奇;;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学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年12期

3 于潇;;我国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浅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17期

4 吴得民;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再认识[J];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01期

5 杨素青;;建立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路[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2期

6 刘敏敏;栾兰;;我国失地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刘广兴;;北京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年09期

8 钟水映;李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制度、模式与方向[J];中州学刊;2009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92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4192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3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