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明清宗族保障与基层社会控制

发布时间:2017-06-17 14:10

  本文关键词:明清宗族保障与基层社会控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中国传统社会是宗族、宗法色彩浓厚的社会。宗族的源头可以追溯至原始社会后期的氏族时期,是随着以男性为中心的家庭的出现而形成的。自夏以后,宗族组织就成为中国社会的基本组织,中国社会呈现出家国同构,政权和族权紧密联系的特点。宗族宗法制度的源远流长,使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或多或少的都蒙上了宗法的色彩,特别是在传统社会的基层乡村组织上,宗族的影响更为深广,宗族色彩更加浓厚,对基层的控制更有力。在明清时期,宗族经历了先秦宗族制、两汉至隋唐世族、士族宗族制、宋元官僚宗族制等阶段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绅衿宗族制时期。在这一时期,宗族表现出了平民化的趋势。宗族组织更加完善、宗族分布更加广泛、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更加明显。 宗族具有组织、教育、协调等多种功能。宗族保障是宗族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写作上,绪论部分对该选题的学术史做了回顾,对宗族、家族、宗族保障的范围做了厘定,这为本文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第一部分,主要对中国传统社会宗族的发展演变做了必要的梳理,这是因为,宗族的功能和作用在各个时期的表现是不一致的,明清时期的宗族表现出来的平民化的特征,对宗族保障的实施以及宗族在基层社会产生的影响,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也是本文写作的时代背景。 第二部分,分析了宗族保障得以实施的自然地理、经济、制度、传统文化因素条件及宗族保障的内容,主要包括养老、教育、贫困族人的救济、灾害救济、宗族公益事业等方面。宗族保障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国传统社会的需要;同时,家法族规的普遍设立,也使这一保障模式有了能够顺利实施和延续的制度保障;并且在实施过程以义田、义庄等作为经济上的支持,使宗族保障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而不至于成为空中楼阁。 第三部分,认为宗族保障作为宗族内部笼络控制族人的一个手段和方式,必然对基层社会秩序产生影响,首先表现在对基层社会群体的控制和笼络上。宗族保障对族众,一方面,宗族统治阶层通过宗族保障的实施,维持贫困者的基本生活,增强其对宗族的依赖,对稳定基层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宗族统治阶层也以宗族保障为诱饵,利用族众进行宗族之间或宗族内部的械斗,成为地方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当然,宗族保障并没有消除宗族内部的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对这种差距和分化起到了缓和的作用。在宗族保障中,绅士阶层是一个极其活跃的阶层,也是宗族保障的组织者和建设者,并且作为联系宗族族众与基层政府的桥梁,在维系传统基层社会稳定上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第四部分,进一步分析宗族保障对基层社会的影响,即宗族保障与基层社会组织的关系。在传统社会,基层组织主要有保甲、里甲等基层社会政权。虽然宗族是非官方的组织,但是它在控制基层社会的作用却有时超过了正式的官方组织,发挥了官方组织所不能起到的作用。赋税劳役的缴纳和征发是传统政权得以维系的经济基础,宗族以宗族保障为手段,以家法族规作为约束,在完粮纳赋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分析了宗族保障对地方治安以及对地方教育、文化的影响。认为宗族保障给地方治安带来了双重影响。宗族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的仕宦家族和科举家族,对地方教育、传统文化的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总之,探讨明清宗族保障与基层社会控制的关系,可以拓展宗族和中国传统社会组织的研究领域,了解明清时期宗族保障的特点和基层社会的宗族活动,增进我们对明清时期宗族的认识,也为今日的现代社会保障事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明清 宗族保障 基层社会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691.7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1
  • 绪论11-21
  • (一) 学术史回顾11-15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15-19
  • 1. 宗族、家族15-17
  • 2. 宗族保障的含义17-19
  • (三) 关于论文选题的几点说明19-21
  • 1. 相关研究问题的提出19
  • 2. 研究路径19-20
  • 3. 创新点及存在的问题20-21
  • 一、传统社会宗族发展历程的概况21-35
  • (一) 明代以前的宗族形态21-26
  • (二) 明清宗族平民化的特征26-33
  • (三) 宗族的南北差异与民族差异33-35
  • 二、宗族保障的内容与意义35-48
  • (一) 宗族保障实施的条件35-37
  • 1. 自然条件35
  • 2. 经济条件35-36
  • 3. 制度约束36-37
  • 4. 传统思想的影响37
  • (二) 宗族保障的内容37-45
  • 1. 养老保障37-38
  • 2. 教育保障38-40
  • 3. 贫困族人的救济40-41
  • 4. 灾害救济41-43
  • 5. 其它43-45
  • (三) 宗族保障实施的效果45-48
  • 三、宗族保障与基层群体控制48-61
  • (一) 宗族保障与族众48-56
  • 1. 宗族保障是凝聚族众的手段48-54
  • 2. 宗族保障下宗族内部的矛盾54-56
  • (二) 宗族保障与地方绅士56-61
  • 1. 绅士是宗族保障的主要实施者57-58
  • 2. 绅士是宗族保障的最大受益人58-59
  • 3. 宗族保障下的绅权59-61
  • 四、宗族保障与基层社会组织61-75
  • (一) 里甲、保甲与宗族保障61-64
  • (二) 宗族保障与基层政权运行64-71
  • 1. 宗族保障与赋税缴纳64-65
  • 2. 宗族保障与地方治安65-68
  • 3. 宗族保障与地方文化68-71
  • (三) 从宗族保障看宗族与国家的关系71-75
  • 1. 一致性:家国同构、互促共存71-74
  • 2. 矛盾性:强霸一方、挑战权威74-75
  • 结语75-77
  • 参考文献77-86
  • 致谢86-8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7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开邦;明清时期的祠堂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新平;秩序与冲突:清代乡村社会纠纷[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董文强;明清胶东望族与基层社会[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仁煜;明清时期桂东北地区的社会控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山;清代乡村治安管理的当代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明清宗族保障与基层社会控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85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4585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f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