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优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越南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越南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同时也导致了农户的土地被大量征用。由于农地的大量缩减,很多失地农民处于无业或者待业状态,生活得不到保障,农户收入不稳定,农民利益严重受损,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导致一些失地农民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弱势群体。失地农民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对失地农民进行合理补偿和安置,如何通过相关政策体系的设计和实施来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存在问题和长远生计,确保失地农民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焦点,是关系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我国现代化顺利实现的重大问题。本文研究了大量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文献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他们的产生和当前面临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将被征地农民纳入了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保当中。通过分析,总结出该群体的社保在征地补偿、就业保障、自愿社会保险、自愿医疗保险建立这四个方面存在着很大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用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财政力有限、地方政府执行力不足、政策本身存在缺陷、失地农民的本身原因等导致的。本文在以上研究基础上,结合借鉴世界其他国家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做法,进一步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首先,努力提高财政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投入;其次,通过调整土地补偿政策,选择合理的补偿方式,提高补偿标准来增加他们的收入;其三,建立多维度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加强基金的管理来保障他们的生活;最后,给予他们在就业、法律维权等方面提供帮助,如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与拓宽就业渠道,进一步改善他们的生活等。
【关键词】:越南 土地征用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733.3;F333.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0-13
- 1.1.1 选题的背景10-11
- 1.1.2 选题的意义11-13
- 1.2 研究的目标与方法13-15
- 1.2.1 研究的目标13
- 1.2.2 研究的方法13-15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篇章结构15-18
- 1.4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18-19
- 第二章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文献综述19-35
- 2.1 国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19-30
- 2.1.1 马克思关于社会保障的理论19-22
- 2.1.2 西方学者的社会保障理论22-26
- 2.1.3 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相关理论26-30
- 2.2 越南国内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研究30-33
- 2.2.1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重要性30-31
- 2.2.2 对失地农民进行社会保障的主要措施31-33
- 2.3 简要评述33-35
- 第三章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理论分析35-58
- 3.1 城市化的发展与失地农民的产生35-38
- 3.1.1 城市化的发展和土地需求35-37
- 3.1.2 失地农民的产生37-38
- 3.2 对失地农民进行社会保障的重要性38-47
- 3.2.1 失地农民的种类38-41
- 3.2.2 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41-45
- 3.2.3 对失地农民进行社会保障的意义45-47
- 3.3 社会保障的概念47-50
- 3.3.1 主要国际组织关于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47-48
- 3.3.2 主要发达国家关于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48-49
- 3.3.3 越南国内关于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49-50
- 3.4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50-58
- 3.4.1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概念50
- 3.4.2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内涵50-52
- 3.4.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的构建原则52-55
- 3.4.4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的体系55-58
- 第四章 越南失地农民及其社会保障的现状分析58-90
- 4.1 越南征地制度变迁与失地农民的基本状况58-64
- 4.1.1 越南的土地征用制度变迁58-60
- 4.1.2 越南土地征用情况60-63
- 4.1.3 越南失地农民状况63-64
- 4.2 越南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基本措施64-68
- 4.2.1 征地补偿安置政策64-65
- 4.2.2 失地农民就业保障政策65-67
- 4.2.3 自愿型社会保险的政策67-68
- 4.2.4 自愿型医疗保险的政策68
- 4.3 基于太原省个案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状况68-85
- 4.3.1 太原省失地农民的基本状况68
- 4.3.2 太原省失地农民保障的主要政策68-71
- 4.3.3 太原省征用土地与失地农民家庭的关联分析71-83
- 4.3.4 太原省失地农民安置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83-85
- 4.4 数据的获取与处理85
- 4.5 变量相关性分析85-90
- 第五章 越南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效果评估及问题分析90-108
- 5.1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成效90-94
- 5.1.1 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取得的成效90-92
- 5.1.2 失地农民自愿社会保险取得的成就92-93
- 5.1.3 失地农民自愿医疗保险取得的成就93-94
- 5.2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94-101
- 5.2.1 土地补偿不合理94-96
- 5.2.2 失地农民就业困难96-100
- 5.2.3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100
- 5.2.4 失地农民经济生活不稳定100-101
- 5.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01-108
- 5.3.1 用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财政力量有限101-102
- 5.3.2 地方政府执行力不足102-104
- 5.3.3 政策本身存在缺陷104-106
- 5.3.4 失地农民本身的因素106-108
- 第六章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108-120
- 6.1 德国、中国和日本对失地农民进行社会保障的基本状况108-113
- 6.1.1 德国108-109
- 6.1.2 中国109-110
- 6.1.3 日本110-113
- 6.2 德国、中国和日本对失地农民进行社会保障的特点113-117
- 6.2.1 以公共利益为标准,严格规定征地补偿的程序,限定征地范围113-114
- 6.2.2 征地补偿以市场价格为主114
- 6.2.3 补偿范围比较广泛114-115
- 6.2.4 多样化补偿方式115-116
- 6.2.5 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116-117
- 6.3 德国、中国和日本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对越南的启示117-120
- 6.3.1 完善土地征用的程序117
- 6.3.2 科学制定征用土地的补偿标准和范围117-118
- 6.3.3 实施多元化的征地补偿模式118
- 6.3.4 切实做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118-120
- 第七章 完善越南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120-132
- 7.1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优化的主要原则120-121
- 7.1.1 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是全社会的责任120
- 7.1.2 必须注意因地制宜和因人而异120
- 7.1.3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120-121
- 7.2 越南发展社会保障的目标(2012-2020)121-122
- 7.2.1 保证就业和收入的目标121
- 7.2.2 扶贫的目标121
- 7.2.3 社会保险的目标121-122
- 7.2.4 医疗保险的目标122
- 7.3 完善越南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措施122-132
- 7.3.1 努力提高财政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投入122
- 7.3.2 调整土地补偿政策122-123
- 7.3.3 选择合理的补偿方式123-124
- 7.3.4 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与拓宽就业渠道124-126
- 7.3.5 逐步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126-132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132-134
- 8.1 结论132-133
- 8.2 展望133-134
- 附录134-139
- 参考文献139-147
- 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147-148
- 致谢1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淑琴;;关于对忻州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一些政策建议[J];中国农业信息;2013年21期
2 乔正楣;;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讨[J];今日中国论坛;2013年21期
3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J];四川政报;2008年13期
4 芮黎明;关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无锡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情况调查及对策建议[J];唯实;2005年02期
5 曾继平;;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冯晓萍;;加紧建立和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J];理论探索;2006年05期
7 王顺喜;;关于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政策建议[J];领导科学;2006年19期
8 林华瑜;林瑜胜;;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分析及建议[J];理论学习;2006年10期
9 黄丽萍;;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研究[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10 潘峰;蒋励;;浙江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制度分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新荣;;浅析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构[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四卷(土地分卷)[C];2005年
2 桂楠;;城乡一体进程中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苏寿泉;;湖南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成效和问题[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4 施利群;施向群;马文娟;;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论文集[C];2004年
5 盛培建;金慧军;祝燕青;;失土失业 不能失去保障——富阳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调查[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四辑)[C];2005年
6 张吕仁;;关于对市区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调查与思考[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三辑)[C];2003年
7 肖华茵;;对江西农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8 华新荣;;浅析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9 秦晓燕;;关于上海郊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调查和对策建议[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10 王中伟;;少数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A];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哲学发展研究——2013年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年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0周年校庆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首席记者 张云;我省加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2 山东省滨州市农保处 俞小一 李敬鹏;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情况分析及建议[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3年
3 解迎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中国审计报;2014年
4 小雪;劳动保障部:确保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需资金[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李连忠;生活水平不降低 长远生计有保障[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6 记者 肖飞;福建省将启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N];人民政协报;2006年
7 林国庆;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N];安庆日报;2008年
8 记者 李勇邋通讯员 关利娜;省政协重点提案得到妥善办理[N];湖南日报;2008年
9 杨守勇;河北加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将做到“先保后征”[N];中国改革报;2008年
10 记者 劳乾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N];钦州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何琼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实证测评:调整机制与保障优化[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年
2 阮世坚;越南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3 贺书霞;农民社会保障供需均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丛旭文;中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张希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6 张碧;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年
7 杨一帆;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构与农地制度变迁[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杜丽霞;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地方政府职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世卿;转轨背景下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初探[D];厦门大学;2008年
2 王艳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牛春霞;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4 程家才;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郭可超;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执行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6 曹楠;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7 文燕;娄底市经开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8 李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9 商庆芳;滕州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10 吴风珍;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建设中的政府责任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越南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2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502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