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本文关键词:四川省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农民工 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 边缘化
【摘要】:近年来,中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已成为政府和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到2007年,中国的农民工已经占国家人口总数的13%,成为仅次于农民而多于工人的社会第二大群体。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农民工为农村发展、城市建设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作为城市的“边缘人”,农民工享受的社会保障程度却很低,突然袭来的金融危机造成大量农民工返乡,这样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目前,作为中国流动人口主体的农民工绝大多数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在国家政府的要求下,各地陆续展开了有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试验,但是却非常混乱,参差不一,使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处于严重受损的状态。 四川省作为农业大省,2004年四川省共有1490万农民外出务工(农民日报,2004),2008年达到了202314万人(四川日报,2009),在全国居第一位,这意味着四川有4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跃出农门”(杨仁斌,2008)跨省或跨市务工。这也更加凸显了四川省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艰巨性。农民工社会保障是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它不仅涉及农民工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只有为农民工提供可靠的社会保障,才能对他们到城市工作、生活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吸引力,才能有效开发和配置农村富余的劳动力资源,促进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基于此,本文对四川省建立健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探析。 本文的主要思路是:首先,对有关农民工社会社保障的基本理论和有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其次,分析了当前四川省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的原因,指出了四川省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最后,在借鉴国内外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经验模式的基础上对四川省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对策建议。全文具体分为六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论。主要对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进行描述。同时也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考查。 第二章,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主要对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相关理论和有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分析,以为后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章,四川省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分析。首先,对四川省农民工的总体状况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其次,是对当前四川省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状况分别从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分析。 第四章,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原因分析。首先,分别从制度、经济、农民工自身因素三个方面对四川省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使下文具体政策措施的提出具有针对性;其次,说明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第五章,国内外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实践与评析。选取国内和国外东西方发达国家有代表性的社会保障模式进行介绍和比较,从而为四川省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借鉴和启示。 第六章,对四川省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和探索。这一章也是本文的重点。首先对四川省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其次是重点提出了如何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建立分类分层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建立面向农民工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社会救助制度以及建立农民工社会福利制度;最后提出了如何优化与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相适应的外部环境。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近年来,四川省按照国家的要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政策措施,尤其是成都市的农民工综合保险在全国走在了前列,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工的保障需求,但是由于各地执行的问题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状况并没有根本地改善,这对四川这一农业人口大省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极为不利,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是在2006年城市农民工专项调查数据、2006年四川省调查总队对四川省农民工调查数据以及四川省历年统计年鉴数据的基础上,运用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相关知识对四川省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行了综合分析,既体现了人口学的专业学科特色,又充分借鉴了其他专业对这一问题的专门研究。 本文认为四川省应根据现阶段的省情,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三个层次逐步分类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同时还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健全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推行网络化管理,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统一系统平台等,逐步优化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环境。 当然,由于专业的限制,本文基本上是对四川省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进行宏观地分析,而对具体方案设计和配套措施具体实施等微观方面的研究显得不足。同时由于时间比较仓促,以及本人学识能力有限、知识储备不够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具体论述方面以及对新的数据更新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在此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以求今后将继续努力深入研究这一课题,力求逐步完善和深化。
【关键词】:农民工 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 边缘化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412.6;D632.1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1
- 1. 导论11-20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11-14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选题意义12-14
- 1.2 国内外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综述14-18
- 1.2.1 国内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综述14-16
- 1.2.2 国外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综述16-18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18-19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19
- 1.5 可能创新与不足19-20
- 2.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及相关概念的界定20-28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20-24
- 2.2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24-28
- 2.2.1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理论24-25
- 2.2.2 西方国家主要的社会保障理论25-28
- 3. 四川省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及问题分析28-35
- 3.1 四川省农民工的总体状况28-29
- 3.2 四川省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与存在问题29-35
- 4. 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原因分析35-41
- 4.1 原因分析35-38
- 4.1.1 制度分析35-36
- 4.1.2 经济分析36-37
- 4.1.3 其他因素分析37-38
- 4.2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38-41
- 4.2.1 经济的发展需要为农民工建立社会保障38-39
- 4.2.2 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需要39
- 4.2.3 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39-40
- 4.2.4 "三农"问题解决的客观需要40-41
- 5. 国内外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实践与评析41-50
- 5.1 国内农民工社会保障41-44
- 5.2 国外社会保障模式的主要类型44-47
- 5.3 国内外经验对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启示47-50
- 6. 对四川省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和探索50-60
- 6.1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可行性分析50-52
- 6.1.1 经济50-51
- 6.1.2 政治51-52
- 6.1.3 法律政策52
- 6.2 制度设计: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52-57
- 6.2.1 目标原则52-54
- 6.2.2 具体措施54-57
- 6.3 优化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运行环境57-60
- 6.3.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57-58
- 6.3.2 建立多元化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机制58-59
- 6.3.3 健全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59
- 6.3.4 推行网络化管理,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统一系统平台59-60
- 参考文献60-63
- 后记63-64
- 致谢64-65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松;李大胜;;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文献综述[J];商业研究;2007年05期
2 孙健夫,张士军;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借鉴与创新[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3 梁庆朝;张秋善;祗新生;翟英军;;现行农民工保障政策局限性的原因[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06期
4 华迎放;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选择[J];中国劳动;2005年05期
5 李昌龙;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借鉴作用[J];理论建设;2005年02期
6 郑功成;;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J];理论视野;2007年06期
7 宋明岷;;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比较研究[J];农村经济;2007年07期
8 赵志坚;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势在必行[J];南方论刊;2005年04期
9 刘敏;李宗植;黄润龙;方荣军;;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06期
10 朱玉蓉;杨锦秀;石川;魏树珍;;博弈论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对四川省返乡农民工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民工社会保障专题组;[N];工人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丽萍;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70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570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