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市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3 18:28
本文关键词:开平市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摘要】:农村地区逐渐走向城市化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规律。可以说加速农村城市化建设对于我国这个农业大国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农村在实现城市化进程当中往往是通过对农村土地的征收来实现。虽然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城市化进程得到了加快,并且可以说是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但是这种发展趋势也给我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农民由于土地被征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就成了失地农民,他们的生产生活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这也给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带来了一定的难题。开平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面,毗邻港澳,北距广州市110公里。开平市水陆交通方便,市区通各农村镇的道路全部水泥化。全市实现了城乡电话程控化。近年来,开平市社会经济连续多年位列江门市前三位,全国各地大批企业以及外资企业在开平市投资,从而带动开平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开平市的城市化进程,但是这样导致了许多开平市的农民因为土地被大量的征用成为了失地农民,并且随着开平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开平市被征地农民的数量也将会越来越多,失地农民也将会越来越多。由于失地农民大多数素质较低并没有读过多少书,还有就是改革等方面的原因失地农民往往又成为了一个新的城市困难群体。这就造成了失地农民又面临着生存危机,因此相关的社会矛盾也就被激发出来。如何使我们的失地农民又像以前一样得到相关生活保障这就需要我们的政府保护失地农民的应有权益,保证他们的就业以及以后的医疗和养老等问题,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开平市被征地农民总数估计在10万人左右,并且这一数据还在以每年3千人的速度增加。失地农民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可以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对于开平市的失地农民来说土地可以说使他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土地承载着他们的生活保障,社会保障,承担着他们的就业、就医等基本问题。在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可以说失地农民为城市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顾忌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保障问题,通过社会保障来保护我们失地农民的根本权益。但是,由于体制、机制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往往能够被政府卖出极高的价格,但是对失地农民的保障却还停留在90年代,失地农民的权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生产生活问题也难以保障,由于征地所带来的社会矛盾也不断增加,以至于破坏了社会稳定。因此,从根本上建立起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说不但可以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养老问题、医疗问题而且还有效的维护了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对于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的稳定也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一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引言,这部分主要就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了简单分析,同时就国内外其他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最后还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理论概述,此部分就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概念进行了简单分析,为本文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开平市失地农民基本状况,本部分首先就开平市的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次就开平市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单分析,再次就开平市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开平市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再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开平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面临的问题,这一部分主要就开平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五部分国内外城市化进程中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成熟经验,主要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就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成熟经验进行了分析,国内主要分析了无锡和上海的经验。第六部分完善开平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对策建议,此部分根据开平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和国内外的经验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开平市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学位授予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323.89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4
- 第一章 前言14-21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4-17
- 1.1.1 研究背景14-15
- 1.1.2 研究意义15-17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7-20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7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7-20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20-21
- 1.3.1 研究内容20
- 1.3.2 研究方法20-21
- 第二章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理论概述21-23
- 2.1 失地农民21
- 2.2 社会保障21-22
- 2.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22-23
- 第三章 开平市失地农民基本状况23-36
- 3.1 开平市简介23
- 3.2 开平市失地农民基本情况23-24
- 3.3 开平市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情况分析24-27
- 3.3.1 开平市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情况25
- 3.3.2 征地前后农民生活水平发生的变化对比25-26
- 3.3.3 征地后开平市农民家庭生活面临的困难26-27
- 3.3.4 土地被征用后开平市农民获得救助的渠道27
- 3.4 开平市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情况27-30
- 3.4.1 征地后农民参加医疗保险及其满意程度的分析28-29
- 3.4.2 征地后农民参加医疗保险意愿及其原因分析29-30
- 3.5 开平市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情况30-32
- 3.5.1 农民对养老保险的了解情况分析30-31
- 3.5.2 开平市失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和满意度31-32
- 3.6 开平市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情况32-36
- 3.6.1 失地农民再就业情况及其原因分析33-34
- 3.6.2 失地农民再就业过程中职业培训的情况分析34-36
- 第四章 开平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面临的问题36-39
- 4.1 思想认识不足,被征地农民参保意识淡薄36
- 4.2 单一的货币补偿不利于农户的可持续发展36-37
- 4.3 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相当严峻37
- 4.4 农民失地后生活水平普遍下降37
- 4.5 社会保障成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37-38
- 4.6 资金筹集难以到位,可持续支付能力不高38-39
- 第五章 国内外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经验借鉴39-45
- 5.1 发达国家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经验借鉴39-42
- 5.1.1 征地有法可依,补偿程序严格、标准明确39-40
- 5.1.2 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健全40-41
- 5.1.3 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教育与培训,缓解失业问题41-42
- 5.2 国内部分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建设的经验借鉴42-45
- 5.2.1 无锡经验:“以土地换社保”42-43
- 5.2.2 上海经验:“低平台、广覆盖、有弹性、强制性”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43-45
- 第六章 完善开平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对策建议45-50
- 6.1 加大舆论宣传,提高全社会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45
- 6.2 多管齐下,积极增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政府、集体的支付保障45-46
- 6.3 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基本社会保障制度46-47
- 6.3.1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46
- 6.3.2 进一步完善失地农民医疗保障制度46-47
- 6.3.3 建立适当水平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47
- 6.4 加强就业引导和培训,实现农民就业转移47-48
- 6.4.1 健全就业服务网络,创造就业岗位47-48
- 6.4.2 推行订单式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48
- 6.5 建立居住安置机制,提高失地农民生活质量48-50
- 6.5.1 改善居住条件,使农民“失地而不失居”48
- 6.5.2 遵循“三统一”原则,与农民共享发展成果48-50
- 结论50-51
- 参考文献51-56
- 致谢56-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薛惠元;;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探析——以湖北省为例[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1期
2 于建嵘;;农地制度改革路径与思考 主持人的话[J];东南学术;2007年03期
3 荆炜;;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发展;2008年04期
4 贺银凤;;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的几点思考[J];经济论坛;2010年11期
5 李薇;;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文献综述及对策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年08期
6 梅士建;;构建“三位一体”的失地农民利益保障体系[J];农村经济;2007年03期
7 马晓磊;;城市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2010年05期
8 冼青华;;论商业型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模式——以福建省为例[J];学术论坛;2011年05期
本文编号:668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668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