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低社会保障线及其结构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最低社会保障线及其结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最低社会保障 基本消费需求 ELES模型 替代效应
【摘要】:最低社会保障是一国政府对那些收入低于最低生活标准的贫困者给予一定的救助。这对于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政府也非常注重社会福利问题,关注、重视那些收入低于基本消费线的贫困居民,保障其最基本的居民消费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利用修正的ELES模型研究我国的最低社会保障线及其结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给予研究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丰富了最低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不光从金额上给予测算,也从最低社会保障的消费结构上给予分析;另一方面为建立合理的最低社会保障制度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西方国家在最低社会保障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经验,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许多著名经济学家对最低社会保障、对社会福利做了详细的研究、阐述。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文献也非常多:许多知名学者借鉴了西方的社会保障制度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关理论,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最低社会保障线不能满足贫困居民的生活水平,最低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许多漏洞。本文将基于微观经济学基础,结合不同的替代效应对传统的ELES模型进行修正(这是本文的理论创新点),并运用两种ELES模型分别分析城镇居民1999年到2008年的最低社会保障线,采用适当的权重加权最低社会保障线,并对社会保障中的八大类商品消费结构及其变化进行详细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对于不同程度的生活必需品,政府采取不同的政策:有些基本消费需求的商品必须给予货币补助,如食品;有些给予适当的补贴,可以是政策上的优惠或是实物的赠与。此外的实证分析中,对比我国城乡的最低社会保障差距、对比中美两国的最低社会保障制度。根据相关的模型分析,得到相关政策、措施建议,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以保证我国生活在社会保障线以下的居民的基本生活。
【关键词】:最低社会保障 基本消费需求 ELES模型 替代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24;D632.1;F1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1 引言9-14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9-10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10-12
- 1.3 本文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12
- 1.4 本文研究的方法和基本思路12-14
- 2 我国最低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因素分析14-19
- 2.1 基本现状分析14-15
- 2.2 我国最低社会保障制度缺陷及原因分析15-16
- 2.3 居民收入、物价水平的分析16-19
- 2.3.1 居民收入水平及消费结构分析16-17
- 2.3.2 分类商品价格水平分析17-19
- 3 两种ELES模型的微观经济学理论19-27
- 3.1 传统ELES理论模型与希克斯替代效应19-23
- 3.1.1 传统ELES模型的微观经济学理论19-20
- 3.1.2 传统的ELES模型20-22
- 3.1.3 传统ELES模型的估计方法22-23
- 3.2 新ELES理论模型与斯勒茨基替代效应23-25
- 3.2.1 新ELES模型微观经济学理论23-24
- 3.2.2 新ELES模型的估计24-25
- 3.3 两种模型对比分析,加权适合的最低生活保障线25-27
- 3.3.1 对比两种替代效应的ELES模型25
- 3.3.2 相应的权数25-27
- 4 我国居民最低社会保障实证分析27-51
- 4.1 我国1999年-2008年城镇居民最低社会保障实证分析27-42
- 4.1.1 数据说明及联立方程27-29
- 4.1.1.1 数据来源27-28
- 4.1.1.2 建立联立方程组并识别28-29
- 4.1.2 2008年ELES模型实证分析29-35
- 4.1.2.1 传统ELES模型的基本消费支出29-32
- 4.1.2.2 新的ELES模型所得的基本消费支出32-35
- 4.1.2.3 加权分析35
- 4.1.3 1999年-2008年城镇居民模型结论分析35-42
- 4.1.3.1 传统ELES模型分析35-40
- 4.1.3.2 新ELES模型分析40-42
- 4.2 农村居民的最低社会保障42-48
- 4.2.1 相关数据描述42-43
- 4.2.2 H-ELES与S-ELES建立与比较43-48
- 4.2.3 城镇与农村的最低社会保障线的比较48
- 4.3 中国和美国的最低社会保障线的对比48-51
- 4.3.1 数据说明49-50
- 4.3.2 实证分析对比50-51
- 5 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中的不足和展望51-54
- 5.1 对我国最低社会保障的结论及政策建议51-53
- 5.1.1 主要结论51-52
- 5.1.2 政策建议52-53
- 5.2 研究中的不足和展望53-54
- 致谢54-55
- 参考文献55-58
- 附录58-62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62-63
- 详细摘要63-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君,陈碧琴,李丽辉;重庆市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2 黎东升;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研究中的应用[J];湖北农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3 汪泓,张伯生;基于线性规划和神经网络的最低生活保障线研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1年S1期
4 常乐;ELES中的消费结构分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5 王晖;扩展线性支出系统在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定量分析中的应用[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王雪燕;;基于ELES的水资源消费需求态势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11年03期
7 梁兵;支出系统理论的认识、改进及应用[J];统计研究;1989年01期
8 陈丽宇;魏丽;;宁夏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变化分析——基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9 罗艳艳;;我国居民消费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9期
10 刘晓红;;后危机时代江苏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模型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Town Residents, Jiangxi Province-Based on the Extende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 Model(ELES)[A];全国光电子与量子电子学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Comparative Analysis for Consumption Structures of Rural Residents in Jilin Province Based on ELES Model[A];Proceedings of the 2011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CDC)[C];2011年
3 蒋慧工;;金融信用制度——高科技投资和市场经济的保障线[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李爱华;宿洁;;基于ELES的保障性住房价格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过建春;张玉梅;卢江勇;;需求弹性的测定及其在市场营销策略制定中的运用——以海南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分析为例[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忠斌;李杰;;我国城乡家庭教育投资能力比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爱玉;;构建和谐社会:党的社会建设新理论与执政理念的创新[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杨军;;带电更换220kV双分裂导线耐张绝缘子的研究[A];2009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09年
9 陈荣胜;;心态美 生活更美——浅谈老年人如何拥有心态美[A];探索中国特色养老之路——江苏2003·健康老龄化和养老模式文选[C];2003年
10 黄卓;杨满伦;董男;;加强政府协作,促进“协调规划”与“规划协调”——珠三角“一级空间管治区”的规划与实施[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仲新;社会保障体系构筑“两条保障线”[N];中国商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胡兆燕;“三条保障线”快速壮大[N];中国财经报;2002年
3 记者周志忠;银川:大力构筑“三条保障线”[N];人民日报;2002年
4 记者李杰;河南 将投入五千万元筑牢保障线[N];人民日报;2003年
5 记者 周森;深圳拟建第二条民生保障线[N];深圳商报;2009年
6 王丽娜;10条保障线全方位保驾护航科研生产[N];中国航天报;2010年
7 记者 贾明;玉树灾后重建千里文明运输保障线创建活动启动[N];青海日报;2011年
8 通讯员宋林笙;温泉县构筑困难群体“保障线”[N];博尔塔拉报;2009年
9 记者禹伟良;青海认真落实“三条保障线”[N];人民日报;2002年
10 郑立华;抚顺为贫困构筑第四条保障线[N];中国商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莫虹频;区域典型物质与能量代谢模拟及优化分析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2 肖婷婷;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符华平;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珊珊;基于扩大内需的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变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5 祁春节;中国柑橘产业的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巍巍;我国最低社会保障线及其结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2 章胜;基于ELES模型的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定价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宁;新农保与计生家庭补贴协调给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夏林锋;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迁及其成因[D];复旦大学;2010年
5 马晓燕;山东省17地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靖;山西城乡居民消费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秦跃战;河南农村居民消费不足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8 白晓容;促进消费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的路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晓亮;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10 贺麟;陕西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58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758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