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涌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农民为城市化的发展付出了自己赖以生存的资源——土地,与付出的代价相比,失地农民得到的补偿相对较低,未来生活保障不足。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是对传统政府管理理念的超越,其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关键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在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如何确保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制,成为目前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服务型政府为视角,综合运用社会学、统计学、经济学研究方法,对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进行研究。文中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相关文献,并阐述了服务型政府的内涵、目标定位及其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关系,之后对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低的成因。最后,结合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提出建立完善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及化解失地农民低水平社会保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301;F323.8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一 导言8-15
- (一) 研究背景8
- (二) 研究意义8-10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1 国内研究现状10-12
- 2 国外研究现状12-14
- (四) 研究方法14-15
- 二 服务型政府及其目标定位15-20
- (一)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15-17
- (二) 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定位17-18
- (三) 服务型政府理念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价值取向18-20
- 三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0-23
- (一)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20-21
- (二)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21-23
- 四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低的成因23-34
- (一) 征地价格太低23-27
- 1 低地价不足以弥补土地保障功能24-25
- 2 低地价不足以支持失地农民创业与就业25-26
- 3 低地价不足以支付适宜水平的社保费用26-27
- (二) 用地业主逃避应有责任27-28
- 1 对失地农民就业责任的逃避27
- 2 对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责任的逃避27-28
- 3 对失地农民低标准住房安置28
- (三) 政府难以承担无限责任28-30
- 1 政府难以包揽失地农民就业28-30
- 2 政府难以包揽失地农民基本生活30
- 3 政府难以承受失地农民的世代追索30
- (四) 失地农民自我保障能力低下30-31
- 1 自主创业的劣势30
- 2 竞争就业岗位的劣势30-31
- 3 传统生产及生活方式的惯性31
- (五) 政府能力的局限31-34
- 1 政府社会保障责任加重31-32
- 2 政府可支配财力的有限32
- 3 政府与失地农民利益协调困难的加大32-34
- 五 服务型政府理念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化解34-42
- (一) 增加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34-37
- 1 提高土地征用价格34-36
- 2 土地征用费分配应优先保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需要36-37
- 3 保证财政资金的投入37
- (二) 充分发挥征用土地的综合功能37-38
- 1 提高征用土地的利用效率与效益37-38
- 2 提高征用土地的产业发展推动功能38
- 3 提高征用土地创造就业的功能38
- (三) 解决好失地农民的住房保障38-39
- 1 保证失地农民还建房的数量与质量39
- 2 重视失地农民居住小区的配套设施建设39
- 3 减轻失地农民迁居的经济负担39
- (四) 提升失地农民的自我保障能力39-40
- 1 失地农民创业能力培育39-40
- 2 失地农民就业能力培训40
- 3 失地农民自保意识的增强40
- (五) 加大公共财政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扶持40-42
- 1 公共财政对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扶持40-41
- 2 公共财政对失地农民医疗、养老、教育保障的扶持41
- 3 公共财政对特困农民的救助41-42
- 参考文献42-44
- 致谢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红梅;王天军;;广西出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试行办法——失地农民将在养老、医疗、最低生活等方面得到保障[J];农家之友;2008年05期
2 章秀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社会工作;2004年09期
3 顾汉龙;;把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J];中国土地;2009年07期
4 李振伟;;对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探讨[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7年06期
5 陈志军;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探析[J];开放潮;2005年08期
6 曹惠英;;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J];江南论坛;2008年11期
7 薛纪达;;为失地农民寻求保障[J];政协天地;2007年10期
8 任宥瑾;;浅谈我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J];江海纵横;2006年02期
9 蒲圣南;魏明新;陈刚;;破解贺州市城区征地拆迁难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11期
10 谈卫东;王小声;;一条建议 惠及失地农民[J];楚天主人;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文会;;廊坊市半城市化阶段失地农民劳动力转移对接[A];2010·中国·廊坊基于都市区辐射功能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同城全面对接暨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2 刘华平;;陕西城镇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与完善[A];社会科学界第二届陕西省2008学术年会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论坛——“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专题论文集[C];2008年
3 肖芳;;半城市化阶段都市圈失地农民转移就业模式的探讨[A];2010·中国·廊坊基于都市区辐射功能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同城全面对接暨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4 朱名华;;城市化不能让农民失地又失业——临桂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思考[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5 李加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商业养老保险补充研究[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失地农民问题[A];中国老科协第二次服务三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研讨会材料汇编[C];2007年
7 刘芩君;;我国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探析[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8 季晓华;;失地农民安置的现状、对策以及方式和相关制度的几点思考[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四卷(土地分卷)[C];2005年
9 刘雷;邓琴;邵技新;;毕节试验区大中型项目建设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探讨[A];学成于思 行成于思——2005年度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7年
10 林清发;;农村失地农民生活与养老保障问题调查[A];农村养老保障专集——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八)[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嵘;直指农民社会保障[N];中国保险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周晓明;失地农民 “养老”不愁[N];丹东日报;2010年
3 记者 郭树勋 通讯员 许大志;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造福于民[N];焦作日报;2011年
4 薛惠娟;全省19.69万名失地农民已参加养老保险[N];河北日报;2008年
5 周红梅邋王天军;我区出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试行办法[N];广西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陈静 实习生 刘桔元;分步做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N];湘潭日报;2009年
7 记者 殷珂;大冶构建四个保障支点[N];黄石日报;2010年
8 记者 陆成钢;以土地换社会保障:嘉兴失地农民的可行出路[N];嘉兴日报;2006年
9 通讯员 向阳 黄希丽;建始千余失地农民纳入社保[N];恩施日报;2010年
10 张怀雷 陈妮 贵州财经学院财税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紧迫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丽霞;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地方政府职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李航;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与地方政府的社会交换[D];上海大学;2010年
3 贺书霞;农民社会保障供需均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吴岩;失地农民生活水平评价体系的建立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5 杨一帆;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构与农地制度变迁[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聂鑫;农地城市流转中失地农民多维福利影响因素和测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7 雷寰;北京市郊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李国健;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9 廖小军;论中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及解决当前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袁斌;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洪艳;滨海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2 李衡;辽宁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王磊;太原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4 左丽娟;厦门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集美大学;2010年
5 杨琛;城中村改造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刘波;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曾田甜;成都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陈绍华;广州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红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政府职责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董慧杰;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31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831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