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1 20:07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 社会保障 中国梦 当代意义


【摘要】:社会保障问题一直以来就是人们比较关心和探讨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否甚至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人民生活幸福感指数的高低。环顾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化显著,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差距依然悬殊,每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发展水平也是大不一样。作为站在发展中国家行列的中国,近几年国内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我国国内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因此,作为一个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根本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今天深入挖掘和阐发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探究和分析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产生的理论根源,寻求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切实途径显得就更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马克思的经典原著,综合借鉴前人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当今中国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从以下方面展开对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进行研究:一、主要简单梳理和分析了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认为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的形成立足于资本主义制度蓬勃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并且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的形成也是在吸收和借鉴西方一些思想家们的理论基础之上。按照时间节点大致可以将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的形成过程分为萌芽阶段、成熟阶段和完善阶段三个阶段,并对这一形成过程进行了较为具体和细致的阐述。二、着重对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建立的必要性及其主要内容进行阐述。主要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制度本质欺骗性的揭露,来阐述马克思分别从两种社会的再生产理论以及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理论来阐述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另外重点介绍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障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于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社会财富,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全体社会劳动者和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功能在于“分摊风险”和“补偿损失”,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三、是对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以来,我国国内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历程做一个简单回顾,以及现存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阐发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的当代意义,认为深入挖掘和研究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有助于丰富和深化唯物史观的理论内涵,为我国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提供重要的方法论启示,也为实现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关键词】:马克思 社会保障 中国梦 当代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A81;D63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2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7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7-10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10
  • 1.4 研究方法10-12
  • 第二章 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的产生和发展12-22
  • 2.1 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12-16
  • 2.2 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16-18
  • 2.3 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的形成过程18-22
  • 第三章 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的基本内容22-31
  • 3.1 社会保障的建立是社会再生产和人类发展的需要24-25
  • 3.2 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25-26
  • 3.3 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于劳动人民创造的社会财富26-27
  • 3.4 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全体社会劳动者和弱势群体27-28
  • 3.5 社会保障的功能在于“分摊风险”和“补偿损失”28-29
  • 3.6 社会保障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29-31
  • 第四章 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的当代意义31-41
  • 4.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发展历程31-33
  • 4.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现存问题分析33-36
  • 4.3 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的当代启示36-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4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4-45
  • 致谢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文昭;;国际视域下的“中国梦”[J];领导之友;2009年05期

2 卢春山;;为中国梦自主自觉地奋斗[J];红旗文稿;2012年24期

3 鲁薇;;“美国梦”与“中国梦”[J];北京观察;2012年12期

4 周天勇;;如何实现十几亿人的中国梦[J];民主与科学;2012年06期

5 叶再春;;“中国梦”随想[J];前线;2013年01期

6 程曼丽;;“扒粪”之后需要什么?——兼谈“中国梦”[J];新闻与写作;2013年01期

7 翁淮南;张少义;陈方;冯静;王慧;;畅想中国梦 实干兴邦国——中国梦的十度空间[J];党建;2013年02期

8 朱继东;;“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在哪里?[J];党建;2013年02期

9 本刊编辑部;;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J];理论导报;2013年01期

10 由佳田;;“中国梦”开创社会文明新境界[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儒杰;;发展与公正: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价值取向[A];“公平、公正、平等: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韩庆祥;王海滨;;中国梦:根本前提、精神实质和实现路径[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上)[C];2013年

3 许志功;;以党的科学理论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颜晓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包含倡导劳动[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柳洁;;以行业梦托起中国梦[A];浙江盐业(2013年第4期总第153期)[C];2013年

6 李仕湘;;我的中国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2013年

7 方晓;;“中国梦”与中国外交:世界贡献 中国打造[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8 李德顺;;中国梦的主体性意蕴[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上)[C];2013年

9 熊炜;;围绕中国梦思想,推进中国的外交与国际关系研究[A];第五届外语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暨全国外语院校科研管理协会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10 祁敬宇;;刍议大国崛起中的金融问题——兼议金融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作用[A];第五届外语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暨全国外语院校科研管理协会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萍;“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研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08年

2 秦毅;1.9%绝不是中国梦[N];中华建筑报;2009年

3 郭英剑;“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区别在哪里[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4 毛颖颖;让每个人都有一个“中国梦”[N];北京日报;2010年

5 张红;呼唤“中国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6 本报记者 张骏 王海燕;“中国梦”触动了我们内心激情[N];解放日报;2012年

7 李思辉;温故《一九四二》,憧憬“中国梦”[N];光明日报;2012年

8 本报评论员;唯有实干,才能实现中国梦[N];湖南日报;2012年

9 邓佑标;“中国梦”,我们一路追逐[N];解放军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夏斌;“中国梦”必将成为时代强音[N];解放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钟苹;以“中国梦”引领高校创新人才成长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娄银梅;中国梦与中国共产党忧患意识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秋山;“中国梦”的理论渊源与内涵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年

2 韩校;“中国梦”学理框架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3 高丽娜;践行群众路线对实现中国梦的当代价值[D];长春工业大学;2015年

4 李雨泽;科技因素对实现“中国梦”的影响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5 李娇;习近平的“中国梦”解析[D];渤海大学;2015年

6 卞浩tD;“中国梦”的价值及其世界认同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7 茹梦欣;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8 李慧慧;习近平群众观初探[D];长安大学;2015年

9 闫新鸽;中国梦的大众指向与大众化路径[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邱启光;中国梦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逻辑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32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832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3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