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社会保障制度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

发布时间:2017-09-12 00:26

  本文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保障 收入分配差距 调节效应 日本快速现代化


【摘要】:社会保障制度是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手段与机制。结构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有效发挥公平收入分配的功用,结构存在缺陷或者不尽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则可能对收入分配起逆向调节作用,不同的社会保障模式的收入再分配机制亦存在效率上的差异。在过去30年的快速现代化历程中,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国民收入差距却日益扩大,部分原因即在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不仅未能对收入差距进行有效调整与改善,反而扩大了城乡间、地域间、行业间收入与服务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因此,研究现代化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演进历程,分析这些国家在快速现代化阶段如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缩小贫富差距,总结社会保障制度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普遍特征和有益启示,对于改进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以使其担负起合理调节收入差距的重担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日本作为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典型,凭借其快速现代化阶段(1955-1985)迅速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与逐渐缩小的收入分配差距,进入了本文研究视野。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借鉴西方福利国家再分配效应的经验研究,建立指标体系,系统分析了日本快速现代化时期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历程及其收入分配调节机制与效果。(1)关注社会保障再分配效应的相关理论问题。首先阐述社会保障的收入再分配的目标、原则与性质。其次梳理西方福利国家再分配的经验研究,包括福利支出规模与收入再分配的关系、不同福利模式与筹资模式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比较,税收与社会保障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等。最后,综合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机制与福利国家的经验研究,提出考察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合理性及其收入分配调节功能的指标体系。(2)介绍日本快速现代化时期的经济发展、国民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情况。日本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的快速现代化,不仅表现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民生活水平与质量普遍而显著提高,更体现在其基尼系数、贫困率与阶层间收入差距的减小和国民平等感与中层归属意识的增强。这一时期,日本建成了制度全面、覆盖广泛的社会保障体系,各项保障待遇不断提高,为收入分配差距的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3)深入分析日本社会保障体系结构特征、支出与财政支持,包括社会保障支出比例与变化趋势,社会保障筹资中的财政支持,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与福祉在日本社会保障支出中的权重与待遇水平,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与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制度设计,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的制度模式、筹资模式、制度整合与衔接,企业福利的提供,以及上述各方面对收入分配的影响。(4)进一步考察日本社会保障制度与税收制度的关系,并以实证数据佐证根据日本社会保障制度支出与结构特征推断的收入分配调节效应,同时比较日本社会保障制度与税收制度之改善收入分配差距的效果。研究表明,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代际收入再分配效用明显,税收制度在代内收入再分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项目产生了不同的收入分配调节效应。总体而言,社会保障制度对公平收入分配的贡献度要大于税收,二者共同构成了日本改善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机制。(5)根据建立的指标体系,从支出规模、支出偏向、财政支持、制度项目、覆盖范围、制度模式、制度整合、筹资模式、与税收的关系、收入转移、家庭及企业的角色等方面总结日本社会保障制度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和效果。提出日本在其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高效性与及时性、兼顾基础公平与工作激励的制度设计、制度整合与政府责任、社会保障制度与税收制度的配合等方面,可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及其调节收入分配功能的改善提供有益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社会保障 收入分配差距 调节效应 日本快速现代化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124.7;D632.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4
  • 第一章 导论14-23
  • 第一节 选题理由与研究意义14-15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评述15-21
  • 一、国外研究现状15-17
  • 二、国内研究现状17-20
  • 三、文献评述20-21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21-23
  • 一、研究目标21
  • 二、研究方法21-22
  • 三、创新之处与进一步研究问题22-23
  • 第二章 社会保障收入分配调节理论辨析23-38
  •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收入分配调节目标、原则与性质23-26
  • 一、社会保障收入分配调节目标23-24
  • 二、社会保障收入分配调节原则24-25
  • 三、社会保障收入分配调节性质25-26
  • 第二节 社会保障收入分配调节效应的国际研究26-32
  • 一、社会保障支出规模与收入再分配26-27
  • 二、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与收入再分配27-29
  • 三、社会保障与税收的收入分配调节效果29-32
  • 第三节 社会保障收入分配调节指标体系构建32-38
  • 一、支出与财政32-34
  • 二、制度设计34-36
  • 三、收入分配调节效果36-38
  • 第三章 快速现代化时期日本经济发展、收入分配与社保制度建设38-59
  • 第一节 1955-1985年日本的经济发展38-41
  • 一、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38-39
  • 二、超额完成国民收入倍增计划39-41
  • 第二节 1955-1985年日本国民收入分配情况41-46
  • 一、基尼系数的下降41-42
  • 二、贫困率的下降42-44
  • 三、阶层间收入差距的缩小与平等感的增强44-46
  • 第三节 1955-1985年日本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46-59
  • 一、公共年金制度的发展47-50
  • 二、健康保险制度的发展50-53
  • 三、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53-54
  • 四、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54-55
  • 五、劳动保险制度的发展55-59
  • 第四章 日本社会保障收支与再分配59-74
  • 第一节 日本社会保障支出规模与收入再分配59-66
  • 一、社会保障支出及其变化59-61
  • 二、社会保障支出的国际比较61-63
  • 三、社会保障支出的收入分配调节效应63-66
  • 第二节 日本社会保障支出偏向性66-71
  • 一、保障项目支出比例及其变化66-67
  • 二、保障项目支出与待遇水平的国际比较67-70
  • 三、保障项目支出反映的制度偏向性70-71
  • 第三节 日本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71-74
  • 第五章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与再分配74-88
  • 第一节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74-76
  • 一、社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74
  • 二、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制度设计74-76
  • 第二节 日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整合与筹资模式76-79
  • 一、国民年金制度的缴费与给付76-77
  • 二、被用者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与给付77-79
  • 第三节 日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与财政平衡79-82
  • 一、制度间的转移接续79-80
  • 二、制度间的财政平衡80-82
  • 第四节 日本企业福利及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82-88
  • 一、企业福利的替代作用83-85
  • 二、企业福利对收入分配的影响85-88
  • 第六章 日本社会保障与税收的收入调节效应与比较88-104
  • 第一节 日本税收制度的基本特征88-91
  • 一、高倾斜度的累进税88-90
  • 二、大量的税收扣除90-91
  • 第二节 日本社会保障与税收的收入再分配功能与比较91-98
  • 一、社会保障与税收的收入再分配整体效果91-94
  • 二、社保制度项目与税收的收入再分配功能比较94-98
  • 第三节 日本社会保障与税收的收入转移效果与比较98-104
  • 一、社会保障与税收的代际与代内收入转移整体效果98-100
  • 二、社保制度项目与税收的代际与代内收入转移效果比较100-104
  •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104-115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104-109
  • 一、支出与财政方面104-105
  • 二、制度设计方面105-107
  • 三、收入分配调节效果107-108
  • 四、家庭与企业的替代性角色108-109
  • 第二节 对我国的启示109-115
  • 一、抓住经济机遇进行制度建设109-111
  • 二、强化政府责任推动制度整合111-112
  • 三、探索基础公平与工作激励适当结合112-113
  • 四、注重社会保障与税收制度有效配合113-115
  • 结语115-116
  • 主要参考文献116-120
  • 致谢120-12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彤;小议发展社会保障制度[J];经济论坛;2000年16期

2 李榕滨;欧洲社会保障制度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之比较分析[J];涉外税务;2000年04期

3 王胜谦;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上)[J];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05期

4 ;社会保障制度五大改革目标[J];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00年06期

5 李和森;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0年03期

6 贾占海,王哲;建立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若干思路[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3期

7 曾汉;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刍议[J];探求;2000年05期

8 杨云娟;论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选择[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9 张敏;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J];理论学习;2000年07期

10 杨云娟,李宝席;从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紧迫性谈天津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勇;;论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政府[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2 朱宏良;;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3 孟宏斌;;陕西小城镇建设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创新[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4优秀论文集[C];2004年

4 李毓矩;;浅谈完善社会保障制度[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杨春娟;;借鉴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经验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黄仪贞;;论现阶段我国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A];第四届全国军事技术哲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7 刘沂江;刘德军;;试论完善贵州省社会保障制度的背景[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8 贾志刚;;从“二元特征”到“覆盖城乡”——完善河北省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路与对策[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9 童菲;;金融危机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挑战[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朱德云;石钟毓;冯玉梅;邱敏;宫锡强;李珊;;山东社会保障制度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央财经大学 马海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选择[N];经济日报;2012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 唐钧;社会保障制度暖人心[N];经济日报;2012年

3 林娜;让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合理[N];学习时报;2014年

4 万里虹;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社会保障制度[N];中国保险报;2002年

5 史振磊;如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N];人民日报;2003年

6 郑功成;社会保障是经济发展的包袱吗[N];北京日报;2007年

7 黄新华;和谐社会视野中的社会保障制度[N];福建日报;2007年

8 中共即墨市委常委、副市长 张德平;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对我们的启示[N];青岛日报;2006年

9 郝亚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加快构建和谐社会[N];人民代表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鲁丽玲;优化社会保障制度设计:核心在于明确政府责任[N];中国社会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燕;中美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张军;社会保障制度的福利文化解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周传蛟;社会转型期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4 刘苓玲;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韩经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冲突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庄志杰;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7 李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及运行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胡威;社会保障制度及其政治价值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梅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韩俊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东;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栾俊强;中日韩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3 欧廷皓;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4 刘淑波;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回顾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郭文雅;公正视域中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鹏 ;欧盟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及中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05年

7 牟高飞;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矛盾分析模式的探讨及矛盾解决的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马志伟;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政府与市场职能定位的探析[D];内蒙古大学;2005年

9 孙悦;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D];武汉大学;2005年

10 管晓凤;经济公正视野中的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33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833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1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