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劳动学论文 >

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1 07:58
【摘要】:近年来,产业集聚方面的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青睐,与此同时,我国逐渐加大对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在我国推进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劳动力和制造业地理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劳动力流动规模快速增长;产业开始进行转移,呈现出向其他成本优势更明显地区转移的态势。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是否促进了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是否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成为本文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2000-2014年全国30个省区市(港澳台和西藏除外)制造业为考察对象,首先梳理劳动力流动对区域产业集聚的作用机制,又梳理了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集聚的作用机制,还梳理了劳动力流动和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集聚的作用机制;紧接着对产业集聚、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的特征及趋势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两阶段差分GMM和两阶段系统GMM实证分析了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1)2000-2014年我国制造业主要集聚在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区市,相对欠发达的省区市不是我国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地,我国制造业的空间布局逐渐发生变化。(2)2000-2014年我国劳动力向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区市形成净流入,而向经济相对欠发达的省区市形成净流出;劳动力流动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劳动力流动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在发生着空间变化。(3)随着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地区间发生着制造业的转移;我国制造业转移遵循“梯度转移”规律;制造业转移的空间格局在发生变化。(4)滞后一期的集聚水平、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集聚产生十分显著的正向影响,劳动力流动对区域产业集聚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劳动力流动和产业转移的联合作用对产业集聚只是产生了较小的影响,对外开放度对产业集聚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市场需求对产业集聚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基础设施和制造业企业数量比重对产业集聚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集聚的影响是稳健的。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249.2;F12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云虹;符迪贤;;异质劳动力与工业空间集聚——基于中心—外围模型的扩展分析[J];财经科学;2015年11期

2 关爱萍;张宇;;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度的演进态势:1993-2012——基于修正的E-G指数[J];产经评论;2015年04期

3 唐运舒;冯南平;高登榜;杨善林;;产业转移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基于泛长三角制造业的空间面板模型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年10期

4 陈军;岳意定;;中国区域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基于空间经济理论的分析[J];系统工程;2013年12期

5 樊秀峰;康晓琴;;陕西省制造业产业集聚度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3年09期

6 贺曲夫;刘友金;;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特征与趋势——基于2000—2010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2年12期

7 廖显浪;;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2年06期

8 牛青山;;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与对策[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刘红光;刘卫东;刘志高;;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6期

10 范剑勇;李方文;;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影响:一个综述[J];南方经济;2011年06期



本文编号:26087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26087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c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