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禀赋与就业增长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29 18:25
能源对于人类历史的演进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近些年,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口规模的膨胀使得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能源消费量稳步上升能源禀赋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我国能源储量丰富,但分布不均匀,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能源高效率的开发和利用是加快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关键要素,充分发挥能源禀赋的福利效应,提高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避免开发利用过程中单纯追求短期利益,这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解决就业难题减少环境生态损失以及提高经济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就业又为民生之本,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充分就业也是世界每个国家都预期要实现的宏观经济目标之一,因此,解决就业难题是众多国家长期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启发于我国能源丰裕地区拥有相对较低的就业增长这一事实,在前人有关能源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基础上,探究丰裕的能源储量是否真的负向影响就业增长,这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密集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较强地现实意义据此,文章主体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展开论述:(1)简单介绍了文章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能源丰裕度与就业弹性的趋势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域视角的劳动与能源的替代弹性:趋势、差异与政策启示[J]. 赵领娣,张磊. 经济问题探索. 2012(10)
[2]资源开发、产业结构演进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中介传导模型的实证分析[J]. 唐成伟,陈亮. 经济问题探索. 2012(03)
[3]资源禀赋与“资源—经济”系统的有序度——“资源诅咒”在中国省际层面的再检验[J]. 邓明,钱争鸣.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4]产业就业弹性及区域对比——基于1990—2009的省(市)级面板数据[J]. 尹志锋,李辉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5]自然资源丰裕度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对“资源诅咒”假说的质疑[J]. 孙大超,司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2(01)
[6]中国去工业化现状分析[J]. 王秋石,王一新,杜骐臻. 当代财经. 2011(12)
[7]高增长与低就业:政府干预与就业弹性的经验研究[J]. 陆铭,欧海军. 世界经济. 2011(12)
[8]中国是否存在“资源诅咒”[J]. 方颖,纪衎,赵扬. 世界经济. 2011(04)
[9]能源与非能源生产要素替代弹性研究——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实证分析[J]. 杨福霞,杨冕,聂华林. 资源科学. 2011(03)
[10]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资源依赖型经济的资源诅咒分析——以甘肃省为例[J]. 周亚雄,王必达.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01)
博士论文
[1]能源开发对我国能源型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D]. 邵帅.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09825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能源丰裕度与就业弹性的趋势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域视角的劳动与能源的替代弹性:趋势、差异与政策启示[J]. 赵领娣,张磊. 经济问题探索. 2012(10)
[2]资源开发、产业结构演进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中介传导模型的实证分析[J]. 唐成伟,陈亮. 经济问题探索. 2012(03)
[3]资源禀赋与“资源—经济”系统的有序度——“资源诅咒”在中国省际层面的再检验[J]. 邓明,钱争鸣.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4]产业就业弹性及区域对比——基于1990—2009的省(市)级面板数据[J]. 尹志锋,李辉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5]自然资源丰裕度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对“资源诅咒”假说的质疑[J]. 孙大超,司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2(01)
[6]中国去工业化现状分析[J]. 王秋石,王一新,杜骐臻. 当代财经. 2011(12)
[7]高增长与低就业:政府干预与就业弹性的经验研究[J]. 陆铭,欧海军. 世界经济. 2011(12)
[8]中国是否存在“资源诅咒”[J]. 方颖,纪衎,赵扬. 世界经济. 2011(04)
[9]能源与非能源生产要素替代弹性研究——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实证分析[J]. 杨福霞,杨冕,聂华林. 资源科学. 2011(03)
[10]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资源依赖型经济的资源诅咒分析——以甘肃省为例[J]. 周亚雄,王必达.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01)
博士论文
[1]能源开发对我国能源型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D]. 邵帅.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09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3309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