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开发人力资源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6 16:32
在推进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战略中,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是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第一资源。文章系统梳理了京津冀人力资源总量及其开发的现状,分析了京津冀人才队伍的发展情况、产业与人才匹配状况,并对区域内三大国家级示范区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比,指出了京津冀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章来源】:经济论坛. 2020,(01)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京津冀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一)京津冀人才队伍发展基本情况
1. 人力资源与人才总量大。
2. 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较大。
(二)产业结构与人才需求状况
1. 区域产业布局情况。
2. 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影响。
(三)京津冀人力资源投入情况
1. 教育投入情况。
2. 科技研发投入情况。
3. 医疗卫生投入情况。
二、京津冀三大示范区人力资源概况
(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1. 企业从业人员国际化、年轻化特点明显。
2. 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集聚明显。
(二)天津滨海新区
1. 天津市重要的研发创新中心与人才集中地。
2. 人才总量资源不足与部分行业人才过剩问题并存。
(三)河北雄安新区
1. 农村人口多,老龄化趋势明显。
2. 经济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主要劳动力群体受教育程度偏低。
3. 起步阶段集中发展高端高新产业,人才需求空间大。
三、京津冀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力资源与开发环境落差较大
1. 人力资源分布不均,实力差距大。
2. 经济发展水平落差大。
3. 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大。
(二)产业与人才融合度有待加深
1. 产业与人才的匹配度须提升。
2. 区域内人力资源竞争明显,产城融合有待推进。
(三)体制机制制约产业人才自由流动
四、京津冀协同开发人力资源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推进协同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立足功能定位,构筑区域协同创新人才共同体
(三)抓住历史机遇,建设雄安新区人才新高地
(四)破除利益藩篱,充分激发释放人才活力
(五)引进与培养并重,开发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统计学视域下京津冀医疗卫生事业协同发展研究[J]. 蔚春林,刘立新,张丽,郭玉娥,陈永刚. 经济研究导刊. 2017(29)
[2]京津冀人才发展一体化的战略选择[J]. 吴江.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7(02)
本文编号:3572795
【文章来源】:经济论坛. 2020,(01)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京津冀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一)京津冀人才队伍发展基本情况
1. 人力资源与人才总量大。
2. 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较大。
(二)产业结构与人才需求状况
1. 区域产业布局情况。
2. 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影响。
(三)京津冀人力资源投入情况
1. 教育投入情况。
2. 科技研发投入情况。
3. 医疗卫生投入情况。
二、京津冀三大示范区人力资源概况
(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1. 企业从业人员国际化、年轻化特点明显。
2. 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集聚明显。
(二)天津滨海新区
1. 天津市重要的研发创新中心与人才集中地。
2. 人才总量资源不足与部分行业人才过剩问题并存。
(三)河北雄安新区
1. 农村人口多,老龄化趋势明显。
2. 经济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主要劳动力群体受教育程度偏低。
3. 起步阶段集中发展高端高新产业,人才需求空间大。
三、京津冀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力资源与开发环境落差较大
1. 人力资源分布不均,实力差距大。
2. 经济发展水平落差大。
3. 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大。
(二)产业与人才融合度有待加深
1. 产业与人才的匹配度须提升。
2. 区域内人力资源竞争明显,产城融合有待推进。
(三)体制机制制约产业人才自由流动
四、京津冀协同开发人力资源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推进协同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立足功能定位,构筑区域协同创新人才共同体
(三)抓住历史机遇,建设雄安新区人才新高地
(四)破除利益藩篱,充分激发释放人才活力
(五)引进与培养并重,开发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统计学视域下京津冀医疗卫生事业协同发展研究[J]. 蔚春林,刘立新,张丽,郭玉娥,陈永刚. 经济研究导刊. 2017(29)
[2]京津冀人才发展一体化的战略选择[J]. 吴江.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7(02)
本文编号:35727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3572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