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劳动学论文 >

论劳资关系的冲突与均衡 ——基于产权和法权视角

发布时间:2022-01-25 00:29
  本文梳理了西方劳资关系的研究范式,分析了近三十年来该研究领域衰落的原因,进而提炼出西方劳资关系的理论内核,评价了其在劳动和雇佣问题研究中特有的理论价值,并总结了当前该领域面临的研究困境。分析发现,自劳资关系理论诞生以来,其研究范式经历了三个阶段,近年来劳资关系研究的边缘化与其研究范式选择和现实背景转变密切相关。本文认为,虽然目前西方劳资关系研究面临着四个方面的困境,但是劳资关系的理论内核决定了其在劳动和雇佣问题研究中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基于以上背景,本文提出我国劳资关系研究应突破目前劳权化简单式理解,通过融合法权和产权两大视角,将视野延展到要素产权束整体以及劳资关系法权体系,着眼于视角更为综合、视野更为广泛的雇佣制度建构,复归早期研究范式。基于以上认识,本文结合产权和法权两个基本视角,对广义劳资关系的演进过程进行了逻辑分析。研究发现劳资关系演进经历了三个不同质的阶段,劳资主体双方在人力资本投资和劳动努力程度方面的目标差异是劳资冲突的内在根源。劳资关系均衡实质是特定的法权体系下要素产权投资所达到的稳态,而劳资关系的最优均衡依存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劳动努力水平三方面的产权投资均实现社会最...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全文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性和局限性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西方劳资关系的研究范式
        2.1.1 早期劳资关系研究范式(1920—1960)
        2.1.2 当代劳资关系研究范式(1960—1990)
        2.1.3 近年来研究范式的复归趋势(1990年—今)
    2.2 劳资关系的理论内核及理论价值
        2.2.1 劳资关系的理论内核
        2.2.2 劳资关系研究的理论价值
    2.3 西方劳资关系的研究困境
    2.4 我国劳资关系研究的基点
第三章 产权和法权视角下劳资关系的一般模型
    3.1 产权、法权与劳权——范式选择、范畴界定与问题提出
    3.2 劳动关系的产权和法权的耦合性
    3.3 劳资关系的一般模型
第四章 劳资关系的历史演进
    4.1 劳动力产权缺失阶段的劳资关系
    4.2 劳动力产权残损阶段的劳资关系
    4.3 劳动力产权完整阶段的劳资关系
第五章劳资关系的冲突与均衡一一结论与小结
第六章劳资关系最优均衡的实现路径一一总结和评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理性检讨与改革前瞻[J]. 李雄.  中国法学. 2013(04)
[2]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与政府劳工政策的完善[J]. 常凯.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6)
[3]民法典与特别民法关系的建构[J]. 谢鸿飞.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2)
[4]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J]. 蔡昉.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1)
[5]论完善我国不当解雇的法律救济措施[J]. 沈同仙.  中国法学. 2012(06)
[6]从雇佣契约到劳动契约的法理和制度变迁[J]. 黎建飞.  中国法学. 2012(03)
[7]公司法律形态结构改革的走向[J]. 王保树.  中国法学. 2012(01)
[8]论民事屈从关系——以菲尔麦命题为中心[J]. 徐国栋.  中国法学. 2011(05)
[9]农业特殊雇佣习惯规范研究——基于民国时期华北地区的资料[J]. 尚海涛,龚艳.  民间法. 2011(00)
[10]知识产权的多元属性及研究范式[J]. 吴汉东.  中国社会科学. 2011(05)



本文编号:36075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36075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3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