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劳动学论文 >

制造业就业、国际贸易与中国

发布时间:2022-02-04 23:59
  本文旨在更好地理解全球制造业就业的演变。自2000年以来,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迅速,这主要是因为对制成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不过,无论是在金融危机之前还是之后,制造业就业都增长得非常缓慢。制造业新增工作岗位只能为10%的新增劳动力和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大部分制造业新增工作岗位主要都在中国,大多数国家的制造业就业占比都在下降,还有一些国家(包括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就业人口出现了绝对下降现象。中国的经济转型非常成功,使其就业人数大幅增长,但中国生产的大部分制成品都在国内消费了,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更是如此,因此中国日益融入世界贸易并不是世界其他地区制造业就业停止增长的根本原因。在我们所研究的样本国家中,就业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自动化和生产方法的改进使劳动生产率提高,而不是制造业贸易的变化,这与人们普遍的观点不一样。我们发现证明制造业(用不同方式衡量)的规模与经济快速发展之间有相关性的证据不多。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报告. 2020,(04)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制造业就业、国际贸易与中国


比较样本国家的制造业生产率(MP)和整体生产率(OP)的增长率

制成品,国内需求,比值,贸易顺差


用WIOD数据得出的投入-产出系数表明,制造业就业的增长既反映了国内对制成品的需求迅速提高,也反映了贸易顺差的扩大。贸易顺差会对制造业的就业产生持续的积极影响,不过金融危机后,贸易顺差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受到了很大的抑制。危机前,中国制成品在国际市场的实际普及率上升了8倍,而中国的制成品进口增长则较为缓慢。由于金融危机前中国制成品的出口量巨大,2008年时,中国对制成品的国内需求仅占出口的74%,而2000年时这一数据为146%。但到2014年时,中国对制成品的国内需求已经比出口高17%,但中国的制成品贸易顺差一直很大。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制成品的出口增速从每年20%大幅降低至8%,而国内对制成品的需求继续快速增长(图2)。

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发展中国家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了以下典型事实和关系:2001-2014年间,全球制造业就业小幅增长,但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增长放缓。形成这种趋势的重要原因是对制成品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足以补偿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对就业的负面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普遍比发达国家高很多,这表明它们在改进生产方法和提高自动化,追赶发达国家。但对中国而言,劳动力转移到高增加值/高生产力的部门对生产率提高的贡献很小。


本文编号:36141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36141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2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