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劳动学论文 >

就业歧视司法救济的障碍及完善——以立案受理的诉讼实践为切入点

发布时间:2023-08-18 17:54
  就业权的实现离不开平等权的保护,就业歧视行为正是对就业平等权的破坏。对劳动者来说,就业中失去公平会令人陷入最大的绝望,而保障就业中的平等权则往往给人最大的希望。当前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就业歧视现象也越来越严重,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民生问题。就业歧视愈演愈烈势必会对公民个体权利及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造成侵害。在法治社会,要解决就业歧视这一社会弊端,建立合理有效的司法救济机制,尤其是为劳动者打造方便快捷开启就业歧视司法救济之门的立案受理通道成为当务之急。这必将会保护劳动者正当权益,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长远发展。 本文的内容除导论外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指出了我国就业歧视救济司法实践中的现状及其立案受理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揭示反就业歧视司法救济的实际运行中的现状,即现行反就业歧视司法救济实践中的法律依据、司法机关能动性与克制性的并存、立案受理环节的缺陷;最后将文章切入点落在立案受理环节的缺陷上,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得出立案受理环节的三大问题,即受案范围狭窄问题、争议仲裁前置问题、案由制度问题。 第二部分对我国就业歧视司法救济立案受理程序缺陷的...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
2. 我国就业歧视司法救济实践与问题
    2.1 当前我国就业歧视司法救济现状
        2.1.1 中国反就业歧视救济制度的法律依据
        2.1.2 司法机关对歧视案件“能动”与“克制”并存
        2.1.3 司法救济的立案受理环节存在严重缺陷
    2.2 就业歧视司法救济立案受理中的问题
        2.2.1 受理范围狭窄的问题
        2.2.2 劳动仲裁前置增加了司法受理的障碍
        2.2.3 案由不统一所带来的立案受理困境
3. 我国就业歧视司法救济立案受理程序缺陷的原因探析
    3.1 受案范围狭窄的原因
    3.2 劳动争议仲裁前置障碍的原因探析
        3.2.1 必要前置导致立案受理难
        3.2.2 非终局性导致劳动仲裁程序“诉讼化”严重
    3.3 案由不统一的形成原因
        3.3.1 法律部门缺乏对反就业歧视纠纷案件特殊性的认识
        3.3.2 当事人寻找新的诉因促成双轨制的形成
4. 域外反就业歧视救济机制研究总结
    4.1 专门机构的设置与参与机制
    4.2 争议仲裁制度的配置
    4.3 对域外反就业歧视经验的总结
5. 完善我国反就业歧视诉讼立案受理制度的建议
    5.1 扩充反就业歧视司法救济受案范围
    5.2 重置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5.3 完善反就业歧视案由规定
    5.4 建立反就业歧视专门机构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本文编号:3842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3842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f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