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重庆中老年人对子女“啃老”的态度、应对方式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5 08:00

  本文关键词:重庆中老年人对子女“啃老”的态度、应对方式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老年人 子女“啃老” 应对方式 生活满意度 关系


【摘要】:我国的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庞大的老年人群体的养老问题、生活质量问题、就医等问题亟待解决。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房价高,生活压力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啃老”。“啃老”不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不利于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年轻人的独立与自强。我国年轻人“啃老”引起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学界的研究。 “啃老”做为一种应激源,会引起中老年人的应对。中老年人对“啃老”的不同认识会引起不同的应对方式。以往的研究证实,应对方式可以预测个体的生活满意度,经济状态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因此,中老年人对“啃老”的态度、应对方式和生活满意度之间有一定的内在关系。 虽然我国对啃老问题有一些研究,但这些研究往往是描述性和论述性的。国内尚未有人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探讨中老年人对子女“啃老”的态度及应对方式的问题。对中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虽然国内也有一些研究,但没有人研究中老年人对子女“啃老”的态度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问题。重庆市老龄化现象已经十分严重,重庆市的“啃老族”数量在逐年增长,因此本研究以重庆市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考察重庆市中老年人对子女“啃老”的态度、应对方式及生活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更好的保障重庆市中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提供参考和建议。 本研究的结果发现: 1、自编的《重庆中老年人对子女“啃老”的态度问卷》和《重庆中老年人对子女“啃老”的应对方式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作为研究的测量工具。 2、重庆中老年人对子女“啃老”的态度分为三个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心甘情愿反感排斥无可奈何。 3、不同性别的重庆中老年人对子女“啃老”的态度在反感排斥维度上,有显著差异:男性中老年人得分高于女性中老年人。 4、不同学历的重庆中老年人对子女“啃老”的态度在无可奈何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大学及以上学历者得分显著低于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在反感排斥维度上,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得分显著低于高中或中专学历者。 5、不同每月经济帮助费用的重庆中老年人对子女“啃老”的态度在无可奈何维度上,有显著差异,每月帮助费用为100-1000元的重庆中老年人得分显著高于不帮助的中老年人得分。 6、重庆中老年人应对子女“啃老”的方式分为四个维度,各维度分从高到低依次是:问题解决退避自责宣泄。 7、不同性别重庆中老年人应对子女“啃老”的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在总分上男性大于女性。 8、不同经济状况的重庆中老年人应对子女“啃老”的方式,在问题解决维度、自责维度以及总分上,经济条件一般的中老年人得分显著高于经济条件差的中老年人。 9、不同学历的重庆中老年人应对子女“啃老”的方式,在自责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得分显著高于大学及以上学历者;在宣泄维度上,初中及以下、高中(含中专)者得分显著高于大学及以上学历者。10、重庆中老年人应对子女“啃老”的方式,在自责维度、总分上,有显著差异,每月帮助子女100-1000元者得分显著高于每月帮助1000元以上者。 11、给予男孩经济帮助者的重庆中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给予女孩经济帮助者。 12、子女经济独立的重庆中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子女经济不独立、子女经济半独立的重庆中老年人。 13、重庆中老年人对子女“啃老”的态度的反感排斥维度与应对方式的问题解决维度呈极其显著负相关,其无可奈何维度与应对方式的退避维度呈显著正相关。14、重庆中老年人对子女“啃老”的态度的反感排斥维度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其态度总分与生活满意度呈极其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中老年人 子女“啃老” 应对方式 生活满意度 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3.1;C912.6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1 问题的提出10-14
  • 1.1 选题的缘由10-11
  • 1.2 选题的意义11
  • 1.3 理论依据11-14
  • 2 研究综述14-24
  • 2.1 “啃老”研究综述14-17
  • 2.2 应对方式研究综述17-20
  • 2.3 生活满意度研究综述20-21
  • 2.4 以往研究不足及本研究创新21-24
  • 3 研究构想24-26
  • 3.1 研究目的24
  • 3.2 研究对象24
  • 3.3 研究方法24
  • 3.4 研究假设24-25
  • 3.5 研究工具25-26
  • 4 《重庆中老年人对子女“啃老”的态度问卷》的编制26-34
  • 4.1 研究维度的构想26
  • 4.2 问卷施测26
  • 4.3 题项的筛选与分析26-30
  • 4.4 信效度分析30-34
  • 5 重庆中老年人对子女“啃老”的态度研究34-40
  • 5.1 研究目的34
  • 5.2 研究被试34
  • 5.3 研究工具34-35
  • 5.4 数据处理35
  • 5.5 结果与分析35-40
  • 6 《重庆中老年人对子女“啃老”的应对方式问卷》的编制40-48
  • 6.1 研究维度的构想40
  • 6.2 问卷施测40
  • 6.3 题项的筛选与分析40-44
  • 6.4 信效度分析44-48
  • 7 重庆中老年人对子女“啃老”的应对方式研究48-54
  • 7.1 研究目的48
  • 7.2 研究方法48
  • 7.3 研究结果与分析48-54
  • 8 重庆中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54-58
  • 8.1 研究目的54
  • 8.2 研究方法54
  • 8.3 研究结果与分析54-58
  • 9 重庆中老年人对子女“啃老”的态度、应对方式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58-62
  • 9.1 重庆中老年人对子女“啃老”的态度和应对方式的相关58
  • 9.2 重庆中老年人对子女“啃老”的态度与应对方式的回归58-59
  • 9.3 重庆中老年人对子女“啃老”的态度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59
  • 9.4 重庆中老年人对子女“啃老”的态度与生活满意度的回归59
  • 9.5 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检验59-62
  • 10 总讨论62-70
  • 10.1 问卷编制62
  • 10.2 重庆中老年人对子女“啃老”的态度的现状62-63
  • 10.3 重庆中老年人对子女“啃老”的应对方式的现状63-65
  • 10.4 重庆中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现状65-66
  • 10.5 重庆中老年人对子女“啃老”的态度、应对方式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66-67
  • 10.6 教育建议67-68
  • 10.7 本研究的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68-70
  • 11 研究结论70-72
  • 参考文献72-76
  • 附录76-84
  • 致谢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淑珍;;孝道视野下当代“傍老族”现象的反思[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邱秀芳;;高校教师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09期

3 汪建强;;英国“啃老族”现状简析[J];经济纵横;2007年22期

4 梅志罡;;啃老族:未来中国家庭的“第一杀手”[J];家教指南;2009年02期

5 赵凌燕;;中学生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9期

6 熊承清;许远理;;生活满意度量表中文版在民众中使用的信度和效度[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8期

7 于宁;;“啃老”视角下的青年未就业问题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8年10期

8 刘娟;;中国NEET族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J];青年探索;2006年03期

9 谭丹;;我国“啃老族”现象的成因和对策分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10年03期

10 金岭;;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比较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1年02期



本文编号:1092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092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b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