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对百姓社会心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1 00:06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对百姓社会心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众文化 社会心理 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 对策


【摘要】:大众文化,一个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新兴文化类型,它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以商业盈利为目的,以娱乐消遣为目标,以社会生活为内容,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渗入到百姓生活的每个角落,并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社会心理,社会意识范畴中较低层次的内容,是个体或一类群体共同的心理活动,与价值观念、思想理念、情感要求等相关联,由社会存在所决定,具有不稳定性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如今我国的大众文化市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其中积极向上的文化内容,有利于百姓形成的健康的社会心理,然而那些消极落后的内容则会腐蚀百姓的心灵。百姓社会心理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因此,研究大众文化对百姓社会心理的影响,规避其中的消极影响,促进百姓社会心理的健康和谐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阅读、归纳、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与我国的大众文化发展状况相结合,分为五大部分对其中的影响及解决对策进行详细探讨。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相关论题的研究综述,论文的研究方法、内容概要以及创新点。第二部分,结合西方大众文化内涵及特点,详细解析我国大众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产生的条件;分析社会心理的具体内涵、复杂的内部结构和研究的现实意义。这部分内容为行文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和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这两部分具体分析大众文化通过需求与认同对百姓社会心理产生的正反两方面影响。一方面,大众文化推动百姓思想观念的现代、改变百姓固有的生活方式、舒缓百姓心中积攒的各种压力,这些积极的影响因素有利于百姓形成独立、民主、开朗、乐观、不断求索的社会心理;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瓦解主流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误导百姓选择错误的价值观、造成百姓审美品位的堕落,这些消极的影响因素导致百姓出现浮躁、功利、逃避、享乐的社会心理。产生这些消极负面的心理,是大众文化自身、政府部门、和百姓三方面共同的过错。第五部分是本文的落脚点,从我国大众文化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在借鉴中西方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如何科学规范大众文化,促进百姓社会心理健康发展,本文从大众文化自身建设、百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当然,大众文化在我国未来的发展道路还很长,规范其发展,需要我们建立长效机制,需要大众文化工作者、政府管理部门、思想政治工作者与百姓达成共识,长期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关键词】:大众文化 社会心理 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2.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17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1-12
  • 1.2 研究综述12-15
  • 1.2.1 有关大众文化的研究12-15
  • 1.2.2 有关大众文化对社会心理影响的研究15
  • 1.3 研究方法、基本框架及创新点15-17
  • 第二章 基本理论解析17-27
  • 2.1 大众文化17-22
  • 2.1.1 大众文化的内涵17-18
  • 2.1.2 大众文化的特征18-20
  • 2.1.3 大众文化的产生条件20-22
  • 2.2 社会心理22-27
  • 2.2.1 社会心理的概念及结构解析22-24
  • 2.2.2 研究百姓社会心理的现实意义24-27
  • 第三章 大众文化对百姓社会心理的积极影响27-41
  • 3.1 大众文化的影响机制27-28
  • 3.2 大众文化的积极影响28-33
  • 3.2.1 推动百姓思想、心理的现代化28-30
  • 3.2.2 改变百姓的生活方式30-31
  • 3.2.3 舒缓百姓的心理压力31-33
  • 3.3 积极影响下百姓社会心理的具体表现33-41
  • 3.3.1 主体意识33-35
  • 3.3.2 求异心理35-37
  • 3.3.3 宣泄心理37-41
  • 第四章 大众文化对百姓社会心理的消极影响41-55
  • 4.1 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41-45
  • 4.1.1 冲击主流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41-42
  • 4.1.2 误导百姓价值观的选择42-44
  • 4.1.3 造成百姓审美观的堕落44-45
  • 4.2 消极影响下百姓社会心理的具体表现45-52
  • 4.2.1 浮躁心理46-47
  • 4.2.2 逃避心理47-49
  • 4.2.3 享乐心理49-52
  • 4.3 大众文化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52-55
  • 4.3.1 生产者过分追求经济利益52
  • 4.3.2 西方不良文化渗入52-53
  • 4.3.3 百姓自身存在不足53-54
  • 4.3.4 政府监管力度不够54-55
  • 第五章 规范大众文化,促进百姓社会心理健康的对策55-65
  • 5.1 科学规范大众文化的发展55-59
  • 5.1.1 以科学的理论指引大众文化发展55-57
  • 5.1.2 提升大众文化的人文精神57-58
  • 5.1.3 加大政府监管力度58-59
  • 5.2 发挥百姓的主观能动性59-62
  • 5.2.1 提高自身审美能力59-60
  • 5.2.2 理性对待西方文化60-61
  • 5.2.3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61-62
  • 5.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62-65
  • 5.3.1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62-63
  • 5.3.2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63-65
  • 结论65-67
  • 参考文献67-71
  • 致谢71-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杰;;当前时期我国的社会心态[J];北京观察;2008年02期

2 金民卿;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战略[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5期

3 王波;;谈文化建设中的社会心理研究[J];当代经理人;2006年03期

4 邹广文;社会转型期的大众文化定位[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6期

5 邝志勇;;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社会心理研究[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邓福庆;论社会心理的结构、地位和作用[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4年03期

7 冷允清;;社会心理优化与社会主义建设[J];理论探索;1989年01期

8 胡秋莲;;逃避心理你有吗[J];解放军生活;2011年01期

9 陈玉君;;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透视[J];前沿;2010年17期

10 林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着力点[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11期



本文编号:11199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1199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1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