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视角下香港廉政公署反腐倡廉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1 06:15
本文关键词:社会资本视角下香港廉政公署反腐倡廉策略研究
【摘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社会腐败问题异常严重,当时社会上流行着“茶钱”、“黑钱”、“派鬼”等多种花样的贪污腐败形式。自1974年香港廉政公署成立后,即实现了香港社会由腐败向廉洁的快速转变,,且30多年来一直维持较高廉洁程度,如今香港已是世界上最廉洁的城市,以“廉洁之都”享誉中外。“香港,胜在有ICAC”,这句广告词是如今香港的名片,说明了廉政公署对香港的重要意义。 “社会资本理论”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研究中的新兴理论,为我们研究和透视社会现象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从社会资本视角研究香港廉政公署(ICAC)反腐倡廉,并以其作为研究分析工具,分析了“社会信任、社会网络和社会规范”等“社会资本”形式在香港廉政公署“三管齐下”反腐倡廉策略中的运用,认为“培育普遍信任的社会环境、构建全民反腐的社会网络和利用完善高效的社会规范”是廉政公署运用“社会资本”进行反腐倡廉的主要策略。 本文共五章,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然后从国内外两方面进行了的文献综述,接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二章,反腐倡廉研究的新理论:社会资本。本章在梳理了以往文献对社会资本的定义后,认为社会信任、社会网络和社会规范是社会资本的主要构成要素,介绍了香港廉政公署的成立及其“三管齐下”的反腐倡廉策略; 第三章,培育普遍信任的社会环境。本章主要分析廉政公署如何通过雷厉风行的反腐行动、创造反腐神话和对举报人的绝对保护等策略树立起市民的信任感以及市民充分信任廉政公署,从而培育了一种普遍信任的社会环境; 第四章,构建全民反腐的社会网络。本章分析了新形势下社会网络对反腐倡廉的重要作用,介绍了执法处、防贪处和社区关系处如何加强与市民及社会各界人士的联系,以及社区关系处如何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来增强市民的廉政意识和降低市民对腐败的“容忍度”,从而构建全民反腐的社会网络; 第五章,利用完善高效的社会规范。香港社会自身具有非常完善的社会规范,本章分析了廉政公署是如何利用香港社会完善的社会规范进行反腐倡廉; 结论。对论文中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社会资本 廉政公署 反腐倡廉 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12.3;D676.5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插图索引10-11
- 附表索引11-12
- 第1章 绪论12-21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2-14
- 1.1.1 研究背景12-14
- 1.1.2 选题意义14
- 1.2 文献综述14-18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4-16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6-18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8-19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8-19
- 1.3.2 主要研究方法19
- 1.4 研究技术路线及创新点19-21
- 第2章 反腐倡廉研究的新理论:社会资本21-35
- 2.1 社会资本的界定21-24
- 2.1.1 关于“社会资本”的常见定义21-24
- 2.1.2 社会资本概念界定24
- 2.2 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24-28
- 2.2.1 社会信任25-26
- 2.2.2 社会网络26-27
- 2.2.3 社会规范27-28
- 2.3 社会资本在反腐倡廉中的运用28-30
- 2.3.1 丰富的社会资本促进良好的社会合作28-29
- 2.3.2 丰富的社会资本使集体行动成为可能29-30
- 2.3.3 丰富的社会资本具有增强行动的效果30
- 2.4 香港廉政公署的反腐倡廉策略30-35
- 2.4.1 廉政公署的成立30-31
- 2.4.2 廉政公署“三管齐下”的反腐倡廉策略31-35
- 第3章 培育普遍信任的社会环境35-41
- 3.1 廉署雷厉风行创造反腐神话35-37
- 3.2 市民信任廉署参与反腐举报37-41
- 第4章 构建全民反腐的社会网络41-47
- 4.1 不断加强社会各界的密切联系41-44
- 4.2 积极发挥宣传教育的战略作用44-47
- 第5章 利用完善高效的社会规范47-52
- 5.1 严法厉行打击社会腐败47-49
- 5.2 内外监督防止廉署腐败49-52
- 结论52-54
- 参考文献54-57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7-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才生,张宝祥;引发社会信任危机倾向的制度分析[J];长白学刊;2004年02期
2 张广利,桂勇;社会资本:渊源·理论·局限[J];河北学刊;2003年03期
3 李喜英;社会资本与道德重建[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4 田湘波;杨燕妮;;我国廉政制度结构体系分析[J];湖湘论坛;2007年04期
5 卫磊;;社会资本与腐败网络的治理[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赵付科;;腐败的滋长蔓延与当代中国政权稳定[J];理论探讨;2011年01期
7 周红云;社会资本理论述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05期
8 吴光芸;;社会资本: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基础[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袁柏顺;;反腐败神话与廉洁转型——基于香港案例的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10期
10 王洪祥;香港廉政公署的内外监督制约机制[J];人民检察;2005年21期
本文编号:11211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121125.html